盛夏的洛河两岸,山清水秀、微风和煦。
随着车辆缓缓的行驶,一幅绿水青山幻化出的金山银山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一条清澈的河流映入眼帘,儿时的记忆顿时涌上心头……
每一个农村孩子的童年里,都有一条伴随他成长的小河。
在那涓流细水里仿佛有一枚棱镜,总能折射出孩子们斑斓无比的童年,总能把一段段童真汇成最让人铭记的往昔。
鲁迅有“百草园”,萧红有呼兰河城,而我也有承载着我童年记忆的「洛河」。
伴随我成长的这条河,总有欢快在流淌,它不随季节更迭而轮换,不随岁月流失而消逝。
山水相间、绿树成荫,一条缓缓流淌的洛河水环抱着村庄,给这个村庄增添了几分灵动和秀美。
我们伴随着小河,或戏水,或采摘……
这些都像一个个音符把童年的旋律演奏的惟妙惟肖,让童年记忆在流淌中多了一些沉淀。
这条河,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我们的童年因它一年四季都是那么多彩。
「春天」,碧绿的水流,在大地之间蜿蜒盘旋,宛如一条透明的绿色绸带,河道旁的野花密密层层,姿态万千,姹紫嫣红,让小河宛如绣上了一条精致的金边,牛羊在河畔寻觅着丰润的野草。
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在那一方天地里什么都是有趣的,自由和快乐是永远相伴的。
一朵蒲公英、一根狗尾巴草也是快乐的源泉,当做谷穗把玩,或者用来挠个痒也能乐上半天的光阴。
放学后,约上小伙伴在河岸两边采一些小花,或扎成一个小花束捧在手里,或编织一个“小花帽”戴在头上,或编织一个“小花环”挽在手上,蹦着跳着,尽情撒欢儿。
那时候的水可是真清啊!
「夏天」的风轻轻撩动着水面,任它打着花儿向低处流去。
尽管有时会发洪水,下流和上流的河床经常被破坏,泥沙俱下,却过不了多少日子,仍然能够还回一个干净清明的世界水明清澈,吸引人伸出手轻轻滑动。
这条河有太多童年的记忆。
那个时候,一般家庭子女比较多,家长无暇多管,放学后孩子们就“放羊”了。
每每到周日或暑假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卷起裤角,把小脚丫深入清澈的河水里,趟过这条河,到对面的地里打猪草,返回的时候,还会把鞋子放在边上踩泥涡。
当然有时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端个盆儿,偷偷拿点洗衣粉去河边洗衣服,那时候没有洗衣机,甩干机,河边洗衣服就是最好洗衣方式。
我们一边洗衣服,一边戏水,就这样无忧无虑的度过一天又一天。
当然,童年幻想中总有秋实的丰硕,小河滋润的地方总有秋天的味道。
「仲秋」时分,顺着小河逆流而上,在小河源头的山里,野杜梨已经成熟,咬一口酸中带甜。
顺着小河越往山上走,河水就变的滴滴嗒嗒了,河床变的娇小、轮廓尽现。
这时在山里浓密植被里细心寻找,说不上还能遇见一树密匝匝的野生“剪子”(一种可以吃的野果),密密的细果压弯了枝头,红通通的像一串串玛瑙,酸酸甜甜的带着浓浓的野香,这时候我们就会掰几枝拿在手中边吃边走,当然有备而来的小伙伴也会拿出袋子,收获这些沉甸甸的果实。
那个时候的「冬天」很冷。
冰冻得很厚,大人们虽然也告诫不要去,但是,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游玩的项目。
大家穿着用棉花缝制的花棉裤、花棉袄,拿着自制的“冰车”在冰上自由自在的玩耍。
每每那个时候,我就会双腿盘坐在“冰车”上,哥哥则用绳子的一头绑在冰车上,抓着另一头疯狂的跑,直到父母拿着棍子追来才回家。
从春到秋,这里都是植物的天地,昆虫的天地。从夏日的荷塘,到秋天的纺织娘,再到冬天的滑雪板,都是我成长历程中的伙伴。
它并不是一个丝绸的世界,却胜似丝绸一般柔软。它不是一个水晶的世界,却胜似一方水晶的透彻。它从上往下流溢的时候,清凌凌如同珠玉倾洒,美轮美奂。
曾经一段时间,这条清澈的河流也被「污染」,随着岁月流逝愈渐沧桑,日渐失色。
它不似以前那样净美,河水变少了,也变得不再那么绿,还散发出异味,这条河无声地流淌着,像在偷偷的哭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做好「水文章」,甘泉县鼓励村民参与本村治理,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凝聚共识。
我所在的单位甘泉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检察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充分发挥“河湖长+检察长”水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联合工作机制的作用,加强河道管理,保护河湖生态环境资源。
不定期开展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联合监督专项行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河道垃圾得到有效清理。
终于,这一汪河水又逐渐变得清澈!
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激发村民热爱家乡,美化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
如今,这里的一步一景,一景一物都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虽然向往浩渺无际的大海,但更留恋家乡的这条「洛河」。
它温柔地躺在家乡的怀抱,滋养着家乡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它没有索取,只有奉献。
它浇灌了家乡的土地,养育了家乡的儿女,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静静流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
承载着我童年记忆的那条河,
依然望着宽敞的马路两边来回玩耍的孩童和远山深处那一抹抹绿色……
策划: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新闻宣传处
文字:周润霞(甘泉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王雨菲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