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干粮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3日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家在陕南地区一个贫困山村,上中学时,我们那里有句顺口溜:“种地靠牛、照明靠油、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落后状况。在此状况下,一天喝两顿稀糊汤的中学生,只能靠零食撑着。因此,周六下午放学后走几十里山路回家拿些零食也叫干粮,对住校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拿上干粮返回学校要走几十里山路,通常是星期天吃过中午饭两点多就开始往学校走,因为下午六点还得上晚自习。但见周日午后的乡村小路上,随时可见脚穿布鞋、胶鞋、草鞋,身着粗棉布、旧衣布、补丁布的学生娃,一个个兴冲冲、急匆匆的样子,从四面八方往学校赶。如遇下雨天金钱河里涨水,那就更得提前走了,因为没有船,当地人也从不用船,无法趟水过河时只能绕道上游,从当时仅有的一座刚建成的水泥拱桥上过河,如此一来,就得多走十几里路。 

  拿干粮离不开包和桶,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带着包和桶。要么单肩用棍子撅着包手里再提着桶,要么单肩用棍子担着一包一桶,要么斜挎着包手里再提着桶。包里装的肯定不是书,我们那时候周末回家是要给家里干活的,放牛、放羊、打猪草,割草、积肥、拾柴火,有时候还要挖药材、摘金银花、捡橡子豆,等晒干了卖钱买书本。这样一来,基本上没有学生把书或者作业带回家,更多的时候老师也不会布置家庭作业。 

  那么,带的包和桶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呢?是一星期所要吃的干粮。 

  包里装的有粗面、黑面烙馍或蒸馍,粗的是苞谷面,黑的是掺有许多麦麸子的小麦面,还有炒苞谷花、炒豆子、蒸红薯、小吃活、熟猪油、食盐、炒面等,多数供课间休息时充饥用,有时候在课堂上趁老师不注意也偷着吃。炒豆子主要是黄豆和豌豆,吃着香但放屁臭,课堂上、老师、女生面前都使劲憋着,实在憋不住只能任由取笑甚至嘲弄。吃炒面时不能出气、不能说话、不能迎着风,不然就会被呛着或者喷出来。桶里装的是能吃一周的酸菜或者腌菜,条件好点的家庭,还会给孩子带一瓶妈妈亲手做的炒辣子或者炒酱豆。 

  按照当地的方言,我们把这些统称为“干粮”,周末放学尽管肚子饿的咕咕叫,但大都一溜小跑回家拿干粮,并盼着能够早些吃上妈妈做的好饭,饥饿在归心似箭的半拉子小伙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事。 

  返校路上,同学们一见面就开始交流各自所拿的干粮。 

  :你妈这星期给你拿的啥干粮? 

  :烙馍。 

  :我妈省下白面给我蒸的白馍。 

  :那你拿的啥菜? 

  :酸菜。我妈心疼我,还给我拿了一瓶炒辣子。 

  :那到时候把你炒辣子让我蘸馍吃些,我让你吃我妈炒的酱豆。 

  :那有啥问题,上星期我周四馍就吃完了,周五不是还吃你的馍来着。 

  乙:蒸馍得趁热趁软吃,我先跟你们换着吃蒸馍,后面你们吃我的烙馍。 

  甲、丙:那有啥说的,行么。 

  …… 

  那时候的同学情就是那么的纯朴,一个馍、一口菜,也许就能惦念很久很久。三个多小时的路程,不知不觉就到了。 

  那时候学校食堂每天两顿饭,上午洋芋糊汤或者纯糊汤,下午糊汤面或者洋芋糊汤面,轮流倒换着吃。打糊汤用交的苞谷面换的绿色饭票,打糊汤面用交的小麦面换的红色饭票。由于交的面干湿不一,又同时装在一起,吃带霉味的糊汤是在所难免的。我们那里当年不通电、没有煤,学校靠柴油机发的电只能供学生晚自习和老师改作业用,有时甚至还要烧汽灯、点煤油灯,老师宿舍配一盏罩子灯仅供停电后写教案用,做饭时烧电烧煤的事根本没有过,所有学生每月得给学校交二十斤柴火,才能用饭票打饭吃。那时候的人特别朴实,到交柴火的时候,一些家长要么用架子车拉,要么肩挑背扛,也有一些学生自己扛柴火,常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二十斤只是一个数字,一般不会称,也从来不要求去称。因为谁都能看出来一架子车柴火远远超过二十斤。 

  十几岁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顿饭一碗糊汤根本不够吃,就只能配着拿的干粮吃了。打上糊汤,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找个地方一蹲,你吃我一口酸菜,我吃你一口腌菜,条件好的你往我碗里放点食盐,我往你碗里放点猪油,彼此交换着干粮,分享着情谊。周一到周三很轻松就过了,最难熬的是周四周五,因为周一到周三,拿的干粮即便不热但至少是软和的,到周四周五,凉馍就变成硬的了,甚至天气热一点就会发霉长毛,蒸红薯凉了吃着也很伤胃。那怎么办呢?贫穷激发想象力,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到周四周五的时候就会把凉馍、凉红薯泡到糊汤里吃。吃过糊汤的都知道,稀稠不均怎么泡呢?吃久了的学长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会一级一级的传授给低年级的同学。 

  记得一个高年级的同学给我是这样说的。你看咱学校这糊汤,用嘴喝着稠,用筷抄着流,泡馍、泡红薯你要把馍和红薯掰碎了,一块一块的压到碗底,然后从碗边上先吃糊汤,不能搅动,一搅动就漏气了,馍和红薯就热不了啦。这种说法果然奏效,被争相效仿。 

  每周一趟的拿干粮,我们初中、高中坚持了四年,虽然背着沉甸甸的干粮穿梭在学校与家里来回的路上有点苦和累,但那个时候是无忧无虑的,也是知恩知足的,似乎不觉得苦和累。我们一个山沟里一起上学的同学,绝大多数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把中学读完了,现在在中省市县不同部门从政或经商,有的还是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和骨干力量,有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只有一人因家庭太贫穷,高二下学期被迫辍学了,现在是一村之长,带领村民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如期摘掉了贫困帽子,正朝着小康乡村、美丽乡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的目标干的热火朝天,我们回老家时都爱去找他聊天。 

  步入新时代,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当年那些拿干粮、吃干粮的中学同学见面更加容易,大家时常在一起回忆过去、赞美现在、展望未来,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小康路上不掉队、中国梦里有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经历产生动力,经历尤为宝贵。虽然拿干粮、吃干粮的岁月一去永不复返,但每当回忆起那段经历,仿佛就在昨天,依旧感慨万千,仍然催人奋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 肖自春 编辑:祝长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