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择一事 终一生:检察官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5日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温暖的记录片,它不长只有三集,但却用真实、亲切、生活化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故宫里一群可爱而专业的工匠生活,看完整个片子我想到了四个词:红门、师徒、格物、日常。 

  红门 

  门成为叙事线的开始和结尾,从开门,一扇一扇开门,到最后的关门。门为我们理解故宫整个独特的时空提供线索。观看时你会想,如果没有这扇门,故宫的范围是怎样的,没有了围合,就没有场域;没有场域,就没有基垫;没有这扇门,仿佛整个华夏文明仿佛就没了根,虽然布落全国的中华文明成果林林总总,各自生辉,但没有这样一扇门,仿佛那些千百年的匠心文明就无法凝聚。仿佛从来没有起点,也从来没有终点。 

  所以,开门是秩序的开始,关门是文明的沉淀。开合之间,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 

  所以在关门前最后一次巡视,那些空无一人的角落,恰恰隐匿着多少朝代的秩序、逻辑、名望、更迭与兴衰。 

  检察官的思维就犹如这一扇扇的红门,打开一扇的后面,总是还有另外的一扇门。 

  师徒 

  匠人的手艺,需要心传,这是匠心的第二种解释。每一种不同品类的文物修复过程,都是比耐心、比技巧、比思考、比处理方式、比手艺的历程。比起一般的师徒关系,文物修复者的师徒关系显得简单得多,也朴素得多。无论是徒弟认同师傅的一丝不苟,还是师傅等徒弟一起吃饭的点滴关心,都很温暖。 

  这其实引发了另一个思考,一个人为什么要把手艺传给一个陌生人。这或许就是知道生命跑不过时间后的妥协。 

  所以,才有了老师傅很感慨的那一句,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一回,总得要留下点什么。这里的留下,一是指修复好的文物,二是指留下来的手艺。 

  回忆进院之初师傅教我的点点滴滴,我在想,我能为更为年轻的检察官们传承什么呢? 

  格物 

  格物以明志,是中国传统思想很重要的一个点。片中给格物做了极其具象的演绎和说明:用物的眼光看自己,再用自己的眼光看物。登高、远眺、寄物、比拟等人与万物交流的方式,构成东方文化中最生动和诗意的创作基础,格物也给修文物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终极的心灵意图。 

  修的不是文物,修的是自己的心性,修的是自我。同样的,对话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耐心和品性,对话的也是历史和原本冷冰冰的文物,因为在一次次对话,一次次修缮中,物有了人的性格,物恢复了灵性。 

  所以,格物的物有两个含义,一是文物,当断指的佛像被恢复完整,它躺在推车上,盖着被子,被人们保护着送去展览时,一如一个焕发新生的人。在整个时候,物与人的边界模糊,人的精气凝缩到了修复好的文物身上。 

  第二个物是生物。片中的丰收的杏树、枯萎的枣树、流浪的猫、逗趣的鹦鹉、独舞的麻雀,都是世间的物。 

  当我们内心平和,总能从物身上感受到隐秘的温情。唯有内心平和,我们总能从厚厚的案卷中找寻正义之光。 

  日常 

  修文物的人,构成了日常。日常就有邻里相助,遇到问题的文物修复专家彼此交流,彼此帮助,这恰恰就是中国最传统的,无论是胡同、弄堂、村庄、小巷、街道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守望相助。独特的剪辑手法,从开门开始,从关门结束,反映的是一个游客看不到的故宫的另一面。这是另一种日常。在这样的日常里,有年轻学徒成为年迈的师傅;有时间流动变成时光;有春生、夏盛、秋收、冬寒。在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人,一切都是朴实的。 

  在整个片中,每个人都在和自己较劲,因为,他们本来已是专家,他们评判的标准也早已无需外在标尺,一切的判断,只求无悔于心,只求对得起历史,只求相对的体面。 

  这就又回到了该片的主旨:择一事,终一生。而最淳朴的、最默默无闻坚守,才是最真实的体面。 

  伏于案而立于庭,岁岁复年年,正偏而后勇,终博悦于民,这就是我们检察官的日常! 

  (作者: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检察院 于艳 张玮 编辑:王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