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我就是一个农民,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0日

习近平找来一根铁钎子捅了捅,没反应,又用力捅了一下,一股粪水立即喷射出来,溅了他一脸。哧哧的出气声紧接着响了起来。习近平用手抹了一把脸,顾不上洗,重新接好管子,打开沼气灶,轻轻擦燃火柴,的一声,期待的一幕出现了;灶台上蹿起约一尺高的火焰,轻盈的舞动着

这是《梁家河》中关于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探索建设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的一段描写,当读到这段话时,我情不自禁的在这段文字下画了一道深深的横线,一种强烈的震撼感油然而生,我被总书记这种比农民还农民的实干精神深深的打动,恍然间想起自己工作前也曾是家里主要劳动力,我的父辈、祖辈、祖祖辈辈们都是农民…..

但如今,工作中我真正做到像农民一样不挑肥拣瘦吗?真正做到像农民一样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吗?真正做到向农民一样满身是泥、全身是汗却不嫌脏不嫌累吗?真正做到向农民一样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吗?

原来,这些我都没有做到。农民家庭的那些以苦作乐、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等良好的家风在我工作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几乎全部遗忘,是《梁家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农家子弟的身份,是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以在梁家河插队时粪水喷了一脸也顾不得擦洗的实干精神,让自己警醒,让自己思考人生的得与失,判断价值取向的是与非,总结工作、生活中的成与败。是总书记本非农民,却一心一意的把自己当做农民、全心全意为了农民的那种忘我的实干精神与农民情怀让自己这个本就是农民的小小公务员万分惭愧,深刻的认识的到自己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思想境界还需要很大的提高,总书记实实在在的农民情怀与实干精神是我一生学习的典范。

 “‘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这是很不容易的’ --在梁家河插队的北京知青王翠玉这样评价习近平。

插队期间,乡亲们来串门,坐在炕上,他不介意他们身上带的土是否会弄脏被褥与枕头,更不担心有人带了跳蚤、虱子    

这些文字是我在《梁家河》中摘抄的部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待人接物的描写。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有些机关单位的同志甚至是自己接待办事群众的情形:由于各种原因,基于工作、生活需要,我也跑过村委会、镇政府、县级、市级、省级等多个大小单位,当我礼貌的咨询工作人员有关政策或问题时,我所得到的回应不是脸难看,就是话难听,事就更难办了。我本布衣出身,本来就知道老百姓办事的艰难,加之自己当了公务员后依然被有些单位工作人员敷衍的经历,我时刻在提醒自己、告诫自己,面对办事群众的时候一定要真诚相待,设身处地的站在群众的角度着想,工作中我实际也是这么做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态度,多位来势汹汹、情绪激动的群众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当然,有些时候,自己也因为心情不太好或工作太忙而没有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通过《梁家河》了解了总书记不分高高低低、总是面带笑容,十分和气的对待每个人时,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我相信,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措施,我们的公务员队伍面对待百姓的态度多有改善,现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依然难办。我想,有些公务员之所以煞费苦心出此下策来应对中央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政策,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有百姓,他们没有真正为百姓着想,只是工作岗位上的一台机器而已。

此刻,《梁家河》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情节重新浮现在我脑海中:

“1993927日,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时隔18年第一次回到了梁家河。当时,他挨家挨户看望了相亲们…”

“1994年,吕候生右腿患了骨髓炎…….习近平寄来500元路费,请他到福州去治病,治疗期间,习近平只要在市里,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吕候生的病床前来一趟…….199910月底,吕候生在太原做了截止手术。习近平闻讯后,支付了全部治疗费,还联系当地干部帮助照顾他。

“20091113日,习近平到延安考察,因为行程安排的紧,就把王宪平等几个要好的伙伴请到延安见面叙旧…….仍能讲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条沟、每一家架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的每户人家

“2015213日他回梁家河,即使40年没有联系的人,他一见面就能认出来,大名,小名都能叫出来

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程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691月去的,7510月离开陕西,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来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事实!无论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无需多言,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无不在表达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百姓那种无比真诚的感情,相比之下,我们对待同事、朋友、亲人、甚至是父母又有多少真情,多少耐心。我们是不是经常抱怨同事干的太少得到的太多;我们是不是经常与朋友们觥筹交错就是为了有个啥事能够利用利用;我们是不是总是觉得亲戚们这样、那样的事情太多;我们是不是一年半载也不主动给父母打个电话问问他们的生活。

要说起来,我也是黄土地的儿子,我的家乡与梁家河一样,是陕北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2017年正月初四我带着70岁的奶奶和三岁儿子等一大家人去梁家河寻找总书记青年时代的印记。梁家河自然条件原本十分恶劣,但如今却通了柏油路,百姓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式窑洞与楼房,村里有了苹果种植、旅游等产业,早在2010年实现整村脱贫。梁家河的今天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一碗水端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梁家河人不畏苦难,砥砺前行的结果。

我作为一名从陕北农村走出来的新时代青年,对梁家河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对总书记当年的印记与新时代思想有一种特别的理解,我更应该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延安精神,在检察工作中做到热情、真诚对待每一位群众的同时更应该时刻牢记总书记不分高高低低一碗水端平的公平正义价值观。

(作 者:勉县人民检察院 曹亚杰 编辑:杜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