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聚焦安康生态检察打造生态保护检察专业团队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5日

  201710月集中管辖安康市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以来,安康铁路运输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安康生态检察,发挥集中管辖优势,积极打造生态保护检察专业团队,探索“刑事打击+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三位一体,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合一办理的办案模式,努力为秦岭、汉江流域生态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护。 

  一、团队办案情况 

  1.审查逮捕案件办理情况 

  20195月至2020年,安康铁检院共受理环资类审查逮捕案件1417人,共批准逮捕1013人,不批准逮捕44人。案件类型包括非法狩猎,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滥伐林木,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 

  2.审查起诉案件办理情况 

  201710月至2020年,该院共受理环资类审查起诉案件195299人,共提起公诉157231人,不起诉2741人,在办1127人。案件类型包括非法狩猎,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污染环境,非法捕捞水产品,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玩忽职守等环资类渎职犯罪。已起诉的案件法院均作出有罪判决,案件准确率达100% 

  二、积极打造生态保护检察专业团队 

  集中管辖以来,安康铁检院针对环资类案件涉及矿产、土地、动植物等专业技术领域广泛,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相互交叉,需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预防为主、系统保护的特点,进一步集约办案资源、统一司法标准、提升司法效能,组建生态保护检察专业团队,改变以往靠检察官“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简案快办、类案专办、难案精办、刑民合一”的办案模式,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分工协作的环资类专业化办案队伍。 

  1.组织结构 

  生态保护检察专业团队以刑事检察部门为依托,由员额检察官3名、检察官助理3名、书记员3名组成,其中硕士学历2名、本科学历7名,采取“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的组成模式,实行员额检察官负责制,突出特色专业设置,细分为“污染环境”、“两项监督”、“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检察”、“长江流域禁捕”等领域专业工作组。团队以办理专业案件为核心,认真组织专项研究、理论研讨活动,及时提炼类案难点,总结办案经验,制定相关办案规范。 

  2.办案方式 

  简案快办,突出办案工作效率 

  专业团队对认罪认罚的简单案件积极适用速裁程序,实行集中受理、集中告知、集中起诉,采取快速补证、告知文书“四合一”、审查报告表格化、减少内部审批环节等措施,平均审查起诉期限缩短至5.5天。2020年,共适用速裁程序审理39件,适用率为54.2%,既缩短了办案周期,节约了司法资源,又配合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如储某某非法狩猎案,审查起诉仅用时2天,庭审用时5分钟;王某某非法采矿案、欧某某滥伐林木案、刘某某非法狩猎案,由一名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法院集中审理,三案庭审共用时10余分钟。 

  类案专办,体现团队专业能力 

  针对生态保护特别地域和特殊类型案件,充分发挥类案专业组在某类型、某领域内案件专业知识上的优势,实行指定分案、随机轮案与类案集中办理相结合的方式,积累类案办理经验,注重学习总结及“传帮带”,确保队伍的专业化、稳定性和经验传承。如在办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中,类案专业组发现犯罪嫌疑人是为了建设养猪场而占用一般耕地,按照20199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遂依法改变案件定性,未按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处理;而另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犯罪嫌疑人同样是为了建设养猪场而占用林地,类案专业组却按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定性,原因在于2019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生猪养殖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生猪养殖使用宜林地的,按不改变林地用途使用,不占用林地定额。但是,犯罪嫌疑人占用的是林地而非宜林地,故应按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处理。 

  疑案精办,严格落实司法责任 

  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由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以上率下、示范引领,通过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总结办案经验,发现深层次问题,预防、解决业务管理、司法办案中的隐患,力求办案的亲历性和精细化,把复杂案件办成精品案件,带动整个队伍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如2019年,检察长黄志平办理的屈某某、张某某等六人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一案,是安康市查获的野生动物数量最多、案值最大的案件,共查获300余只野生动物死体,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梅花鹿、缅甸蟒,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鸳鸯、游隼等,以上野生动物制品价值共计646500元,被告人屈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78600元,其余五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三年零三个月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2000元至19000元不等的罚金。20206月,该案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环境资源审判案例。 

  刑民合一,公益诉讼应提尽提 

  专业团队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同时审查是否应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对符合条件的案件立案调查后依法发出公告,并报请上级检察机关批准后提起诉讼,做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应提尽提,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其中,2019年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88人;2020年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315人。由专业办案团队起草的《关于环资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起诉标准的指导意见》,提交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检察长黄志平应邀列席。经铁路检、法两院讨论后,对刑附民公益诉讼案件的起诉标准形成共识,确保了刑附民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质量。 

  三、专业化办案有力提升刑事案件质效 

  1.统一司法标准,加大打击力度 

  集中管辖前,安康市各县(区)对于环资类案件的执法标准存在不同,如“电鱼、炸鱼”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有的县(区)由渔政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有的县(区)则是起诉到当地法院。集中管辖后,安康铁检院积极与各县(区)公安机关沟通协调,统一环资类刑事案件的司法办案标准,采取提前介入、设立派驻检察室等方式引导侦查,就侦查取证、案卷装订、法律文书送达等工作标准达成共识,不断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打击力度。2017年前,安康市环资类刑事案件每年约20件;2017年后,该类案件每年平均近70件。 

  2.主动融入大局,坚决打赢长江流域禁捕攻坚战 

  按照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的部署,安康铁检院制定《关于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安康市境内)禁捕工作中充分发挥铁路检察机关职能的实施方案》,主动融入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积极参与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检察长黄志平参加了全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安康市分会场的会议,副检察长张一平参加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活动陕西分会场(安康市瀛湖)的会议。安康铁检院与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联合制定《非法捕捞水产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确保非法捕捞等案件顺利移送、侦查、起诉、审判。集中管辖以来,该院共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审查起诉案件3455人,立案监督57人,追漏犯4人,发出检察意见书3份、检察建议书1份,共增殖放流鱼苗98000余尾,收取生态赔偿金22000元。 

  3.强化法律监督,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安康铁检院充分发挥集中管辖优势,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工作,专业办案团队多次到案发地开展调研,与当地公安、林业、渔政等部门沟通座谈,摸排法律监督线索。同时,借鉴“大数据”技术,通过网络关键词搜索、浏览安康市各行政机关网页等方式,了解环资类案件的发案、处理情况,对有价值线索进行研判后前往相关县(区)开展调查核实,做到法律监督线索一个也不放过。集中管辖以来,该院共立案监督1216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11件,追漏犯12人,追漏罪42起,提起抗诉11人,发出检察建议书7份、检察意见书21份,有力地促进了公安机关、行政机关严格规范执法,实现了法律监督工作的双赢多赢共赢。 

  4.贯彻宽严相济政策,适用认罪认罚从宽 

  安康铁检院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区分案件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实行区别对待,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并积极适用速裁程序,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如2020年,安康铁检院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为94.12%,提出量刑建议、法院采纳率和辩护律师(值班律师)参与占比均为100%,其中幅度刑量刑建议11人,其余均为确定刑量刑建议。由未检专业办案组办理的黄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例在《检察日报》上刊登,并被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在全省落实未检工作会议精神报告、检察开放日宣传资料中作为典型案例采用,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未检检察官刘颖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优秀办案检察官。 

  5.加强司法救助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安康铁检院在办理环资类刑事案件中,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加大对贫困当事人的救助工作力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如20196月,专业办案团队在办理一起非法狩猎、过失致人重伤案中,发现被害人刘某某误触他人用于非法狩猎的自制垫枪,右腿致伤后做手术,经鉴定为重伤二级。安康铁检院检察长黄志平带队前往深山中,在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代表的见证下,把2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送到被害人刘某某手中。当拿到救助金时,刘某某眼中含着热泪,一个劲地感谢检察机关、感谢党的司法政策。 

  6.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积极修复生态环境 

  安康铁检院加强与法院、地方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的联动,通过办案不断加大对秦岭、汉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在办案中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按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采取原地修复、补植复绿、生态放流、替代性修复、劳务代偿等方式,积极修复生态环境,集中管辖以来共补植复绿6600余株,增殖放流价值100000余元的鱼苗。201965日,第48个“世界环境日”,安康铁检院与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安康市林业局、安康机场建设协调办公室在安康富强机场,签订《关于共建安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立安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对原地生态环境损害认为不可修复、不宜修复或者无修复必要的环境资源案件,在安康富强机场控制区内实行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方式恢复生态环境。2019年至今,共收取生态修复资金1086811.80元,其中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自愿缴纳生态修复资金共计29000元。 

  7.落实普法职责,做好环保宣传 

  安康铁检院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法治宣传力度,教育广大群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做到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不盗伐滥伐林木、不非法开采河砂等,并选取典型案件到案发当地进行公开审理。如在安康市石泉县饶峰镇牛羊河村公开开庭三起非法狩猎案,通过群众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警示教育、预防犯罪的目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康铁检院依托“安康铁检群力工作室”,积极做好野生动物保护的新媒体宣传,其中《安康最大一起野生动物犯罪案件宣判》《陕西安康贩卖野生动物制品主犯被判12年》等8篇原创作品推荐量过万。 

  (供稿:安康铁路运输检察院  编辑:王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