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新引擎开启陕西数字检察新篇章
——陕西检察机关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
4月8日至11日,陕西省检察机关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全省63名检察业务部门和检察技术部门骨干齐聚一堂,共话前沿技术、共研应用场景、共商发展路径。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高洁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邢志坚主持相关活动。
聚焦前沿理论
构建“检察+技术”融合新思维
培训班邀请最高检专家、科技企业领军者及行业学者,带来多场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专题授课,为学员打开“人工智能+检察”的全新视野。
高洁以“实干谱写华章”为题率先开讲,全省检察干警要以开放心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以科技和人文双驱动力,实现个人成长与检察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数据分析三处处长缪存孟围绕“检察机关法治信息化工程建设”,系统解读了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规划及技术应用趋势。
最高检数字检察办一级高级主管李伟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用实务”为题,结合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典型案例,讲解了监督模型从需求分析、数据建模到办案应用的全流程。
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雍文渊带来“通用人工智能最新发展及检察应用”专题分享,展示了大模型在检察办案中的智能辅助、应用场景的落地实践。
此外,电子证据取证技术、低空经济与数字检察融合等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学员视野,深化了对人工智能助力检察办案的认知。
突出实践导向
破解“应用落地”关键难题
培训班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引领,通过现场实训、案例教学、实地参观等形式,切实提升技术转化能力,设置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践系列专题课程,为学员们提供卷宗编目、证据链分析、证据矛盾点检测、法律文书制作、量刑建议辅助、类案检索等实操平台。
学员们走进国家超级计算西安中心和西安航天基地通用机场,实地感受“国之重器”在海量数据处理、智能算法训练中的强大算力支撑,以及低空遥感技术在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中的实战应用。
创新形式载体
搭建“交流互鉴”共享平台
在“人工智能技术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交流中,学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监督工作中如何落地”“人工智能辅助检察办案的法律风险”“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本次培训班既是一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的“充电之旅”,更是一次理念革新的“头脑风暴”。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战能力,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检察履职的陕西方案,推动法律监督从“人力驱动”向“智能驱动”转型。
来源: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
编辑:张博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