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检察机关如何更好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局?咸阳市渭城区检察院将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与综治网格多点融合,搭建了集综治视联网、陕西数字检察中心、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检e治”信息化办案指挥平台。
该平台“线上”集法律监督线索举报、控告申诉、大数据模型开发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线下”能够实现与辖区各街办综治中心及网格员实时互联和线索交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检察服务,让检察履职触角不断延伸,真正体现了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目标要求。
以检网融合为依托
让检察监督更精准
不断完善“网格+检察”工作机制,依托“检e治”信息化办案指挥平台,实现检察职能与网格工作有效融合,利用网格面广、点密、深入基层的优势,实现检察履职快响应,监督触角全覆盖。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院利用“检e治”信息化办案指挥平台的功能模块汇总形成线上数据库,通过自动抓取检察业务系统2.0基础数据库数据的方式,实现线索的自动分类和流转。各业务部门依托该平台,定向筛选其业务范围内的监督线索。平台还设置了线索自动收集和抓取功能,为确保抓取到的线索能精准分配到部门,该院指定专人筛选线索,对于筛选出的有效线索转入实体程序处理,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意见录入平台。
自该平台应用以来,累计输入各类数据2000余条,成功梳理出120余条监督线索,经过筛选与核查,目前已有12件线索成案。
以模型推广应用为重点
让检察监督更高效
充分发挥“检e治”信息化办案指挥平台在搭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上的优势,形成了“全员参与、广泛协作、精准创建、简便实用”的工作模式,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创建应用为抓手,在选题立项、过程控制、成果转化上形成了工作合力。
目前,自主研发的2个法律监督模型运行良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检察机关第二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依托该模型办理的2起案件先后被最高检和全国妇联评为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件;驾驶证吊销法律监督模型已上架至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目前已上传数据16084条,成案40件。
以数智应用为辅助
让检察服务更便捷
“希望您能放下过去,好好保重身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办案人员在结束接访后,对申诉人说道。这是咸阳市渭城区检察院依托“检e治”信息化办案指挥平台的远程接访功能与区综治中心文汇街道综治办进行远程连线的场景。
在接访一起刑事申诉案件中,考虑到申诉人徐某长期患病且腿脚不便,为减轻申诉人信访负担,该院采取远程接访的方式在申诉人徐某“家门口”听取意见。接访过程中检察官逐一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层面释法说理,最终得到了申诉人的认同,案件圆满办结,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通过‘检e治’平台反映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应,我拿到救助金,太方便了!”近日,渭城区检察院对司法救助案件当事人姚某回访时,姚某感慨道。
去年8月,辖区新兴街道办居民姚某通过“检e治”平台反映其丈夫因交通事故去世,犯罪嫌疑人无力赔偿,姚某年事已高且无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接到线索后,后台管理人员迅速与其取得联系,并将线索流转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控申部门经依法审查确认,姚某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后,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姚某申请到1.2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并第一时间发放到其手中。
这样案结事了人和的镜头,只是延伸检察服务至“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自平台运行以来,该院聚焦群众身边的“小问题”“小线索”,从“小案”“小事”入手,依托“检e治”信息化办案指挥平台的数智应用系统,共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7件,通过高质效检察履职跑出为民解忧“加速度”,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来源: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
来源:咸阳市人民检察院
来源: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
编辑:张博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