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郝明朗)近年来,镇巴县以“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为抓手,坚持“建管养运”协同发展,从“通”到“畅”,从“畅”到“好”,全力推进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出行更满意、更便捷,打造“四好农村路”。
高规格保障 凝聚创建合力
将示范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及时破解困难问题,压实责任。并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整体推进实施。出台“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制定农村公路管护和农村客运区域化经营改革方案等,为示范创建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全县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会,高位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在主要干道安装大型“四好农村路”宣传牌4块,镇村将道路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群众,层层凝聚共识,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高质量建设 夯实交通基础
近年来,镇巴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以县镇公路、村组道路建设为重点,实施畅通工程,着力补齐交通“短板”,强化公路“弱项”,强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努力构筑“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建成市级重点项目320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18.01公里,解决了东区五镇近9万人民通行难问题,实施通镇三级路3条18.2公里,县镇四级路改造26公里,累计实施30户自然村通硬化路301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82.8公里,危桥改造4座132.8延米。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达2579.83公里,其中,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3.2%。
镇巴将“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计划中,结合地方特色,探索“交通+”的融合发展方式,加快资源路、旅游路和产业路的建设,将农村公路与农村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农村电商、客货运输、农产品开发等产业组合开发。随着一批批“产业路、致富路、旅游路”的建成,逐步形成了“产业沿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活、产业推动农民富”的发展趋势,为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高标准管理 维护好路产路权
健全长效机制,出台《镇巴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等规范化文件,县、镇、村三级路长分级负责,农村道路管理责任到人、具体到路,管理精准化、网格化,有效提高了农村公路管养质量。强化综合治理,完善农村公路设施保护,与11家源头监管企业签订了2023年治超目标责任书和合法装载承诺书,努力防止、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超限运输及其它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设施等行为。查处交通运输各类案件16起,已结案16起,其中路政案件1起,运政案件15起,纠正轻微违法行为45起。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公路治理,全面清理道路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有效净化农村公路路域环境。
高效率养护提高养护质量水平
始终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推动农村公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让人民群众出行更满意,真正实现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年初,提请县政府办印发了《镇巴县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重新修订了《镇巴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路乡村管”的原则,建全管护体系,实行责任主体到位、管护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到位、督促指导到位的“四到位”措施,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保障养护资金投入,将农村公路日常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年度养护经费880万元,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满足养护需求。运用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规范、数据同步和实时查询,使用手机APP客户端,实现移动采集公路建设养护数据,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80%以上,路面技术状况指数逐年上升。同时,县镇提供道路养护岗位452个,在农村公路建设及日常养护工作中,吸纳农民群众(尤其是脱贫户)就业,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全县农村道路晴雨通车率保持在97%以上。
高水平发展 完善道路运输网
推进农村客运区域化经营改革,按照交通部区域化经营和预约响应方式,在全县探索农村客运区域化经营新模式,即通村定制客运模式,以解决镇到村、村与村之间的客运服务为重点,延伸农村客运县到镇班线的服务范围,便捷群众出行“最后100米”。在全面调研和征求意见基础上,以“村村通客车”为目标,根据镇(街道)人口数、建制村数量和群众出行需求、经济活跃情况确定农村客运运力投放数量,计划在两年内投入小型车辆50辆,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条。
为解决农村客运运力需求问题,确保客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可持续”,结合实际,又提出了“农村客运+物流配送+旅游服务”新模式,积极打造客运自身“造血”功能,使农村客运区域化经营成为对城乡公交、农村客运班线车有力补充,逐步形成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物流网络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覆盖到村的末端快递配送服务,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