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检察要闻

镇巴天悬天坑名字的由来,看完恍然大悟…

发布时间: 2022-06-16

天悬天坑位于镇巴县三元镇双河口村,可能是2016年汉中发现的世界天坑群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一是因为坑口在航拍下的万绿山中呈现一个心字形,相当独特;二是因为它的险峻,四周一圈垂直悬崖,只有借专业攀岩的绳索才能下去(183米,坑口直径约100米)。物以奇为贵,陕南一带的人对任何奇特的东西都会有崇拜感,奇物都能成精,那么天悬天坑这样的地方,一定会被当地人赋予一些文化元素在这上面。(李延风)

先说这个天坑的名字。2022年3月初我来看了这个坑,在双河口村李永观老人家的火塘烤火聊天,听他把这坑叫天xuan坑。他用镇巴方言发xuan这个音的时候, 我首先想到的是“旋”而不是“悬”。我老家也在汉中,我知道“旋”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个词,如水中的漩涡,后脑勺上的头发旋。这个词也可当动词,就是用刀子转着圈削一个东西。而“悬”在一般群众的生活中很少用,只说挂。

如果这样,那天旋天坑在老百姓的心中可能有这么几个意思:

1. 这是老天爷在地上形成的一个漩涡;

2.这是老天爷在地上旋出的一个坑;

3.这是老天爷头发上的一个发旋。 

 

梅冬盛在《巴山流韵》一文中(见《镇巴史话》一书)所用也是“天旋坑。”说“天旋坑”的合理之处还有一个重要印证,就是在镇巴的邻县---西乡县有个天坑叫“双旋涡天坑”。而在民俗方面,又有张坤平,庞文在《大自然的杰作 记镇巴天坑景观》一文中提到一首民谣:

 

高山顶上有旋坑,地落土陷万丈深。

丢个石头哐当响,蟒蛇出没变成精。

 

上面这些信息让我们看到,在为一个地方命名的时候都遵守用原来名字的原则,因为原来的名称有可能就是当地文化生态圈里的一部分。天悬天坑这个名字有可能就是当时没有仔细考证的情况下起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是有必要恢复使用原来的名称的。李永观老人说“天旋坑”而不说“天悬天坑”,说明天坑是一个学术词语,而在老百姓眼里它就是一个坑。好在天坑一词本来就来自汉语,2001年才被国际地质学界接受为一个术语。

 

 

无独有偶,天旋坑另一个涉及正名的问题跟一个小动物有关,就是2016年考察队第一次在坑底见到的红白鼯鼠。红白鼯鼠有猫那么大,中国南方各地山里都有,只是鲜为人知,正是天旋坑里这只红白鼯

鼠让这一物种进入公众的视野,名气逐步大了起来。红白鼯鼠是个很萌很可爱的小动物,当时网上的报道称它为“飞猫”,它确实也有猫那么大。在央视播过的一个关于红白鼯鼠的纪录片,它被称为“飞狐”。把这个红白鼯鼠称作“飞狐”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它大小、体形和尾巴都有点像狐狸。网上还有一些说法称它为“飞鼠”,还有一种更小的灰色鼯鼠已经成为一种宠物,养在家里可以从柜子顶上滑翔下来。

 

 李永观老人把这个动物叫“飞虎”,我开始纳闷他指的是不是飞狐,但他hu这个音发的确是老虎的虎,不是狐狸的狐,因为这两个音在四川话里还是不一样的。叫飞虎的道理是,它身上的白色和桔色确实是老虎的元素,而它的头部也多少有点虎头虎脑。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历史上某个阶段它确实叫飞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飞虎,这需要方言方面的调查论证。 

 

百度百科上也说鼯鼠又称飞鼠和飞虎,唯独不提飞狐。当然百度百科的文章也不都是严谨考证过的。然而正当我想把它叫做飞狐的时候,我却又在镇巴的清代县志《定远厅志》里发现了它的叫法:“飞鼠”,另一个民间名字叫“催生”:飞鼠俗呼催生,毛色类狐,两肋之皮连前后足,若蝙蝠,即以之飞,飞而生子,子即飞随其后,人夺取其皮以催生。虽巢于树实乃四足而毛,他处罕见也。

这里的飞鼠一词应该是写这篇文章的文人给命名的,因为他明确说俗称催生,说明笔者自己用的这个飞鼠的名字不是俗称。既然不是俗称,那飞鼠一词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碰巧不难:鼯鼠一词早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一书中有记载:“鼫﹐五伎鼠也﹐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这里的鼫就是鼯,而且它当时居然就有个很好的名字,叫五技鼠(伎同技),有五种技能,虽然这句话是嘲笑它的。

回到本文关注的天坑有关的文化元素来说,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跟天坑有关的传说。物以稀为贵,以奇为贵,通过我这几年来在汉中一带的观察,这话有几分道理。山里一个奇特的石头,古石桥头上的狮子,都有人去烧香叩拜,那如此奇特的一个天坑,附近就坐落着村庄,一定不会没有故事的,上面的那个民谣就已经是个故事。另外梅冬盛在上面的文章中还提到一个故事:一个有狐臭的姑娘出嫁后被新郎抛弃,羞愤而死,变成狐仙在坑底洗澡,想洗掉狐臭,所以坑底就有水声传到坑外。

 

  山川风景是一个地方的硬件,文化是软件。有了软件,这些风景才能变“活”。汉中天坑如今已经成为镇巴当地著名的自然景观,但我们不应该只让网上那些美丽的照片来替它们说话,而应该在大巴山的人文生态圈里把它们“养活”,也就是让文化发挥促进旅游的作用。红白鼯鼠有那么多名字,是因为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果因为发展旅游的需要一个统一的名字,就得请大家来评选了。我问了镇巴一位女士,她说最喜欢飞狐。这个选项应该代表了外面多数人的喜好,毕竟有着雪山飞狐等传奇故事在那儿放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