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文化

龙抬头 聊理发

发布时间: 2019-04-03

  前几天看儿子的头发有点长了,正准备带他去理发,却被母亲阻止了,母亲说:“正月不理发,待到二月二龙抬头时再去理吧。”这两天回到家看母亲忙着挑拣豆子,我问道“又不生豆芽,熬稀饭也用不了这么多豆子,挑拣这干嘛?”母亲笑着说:“二月二快到了,给你们炒豆豆吃。”也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走过了正月,将迎来二月。   

                                       

   

    传统意义上的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了,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腊月末的几天,人们在洒扫除尘、沐浴迎新的活动中,就包含了修整仪容的环节,当然少不了理发。一整个正月下来,吃喝娱乐、走亲访友、祈祷神灵的年算是彻底过完,人们重新回归到日常的生活、生产之中。二月相当于新一年常态的开始,这是“头”,一年吉利从头始,于是正好趁着“龙抬头”的吉日,从事与“头”相关的行为,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剃一下正月里长长了的头发,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 

  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所以就有了“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大街小巷,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小孩剃了“龙头”,龙腾虎跃,活泼可爱;中年人剃了“龙头”,龙马精神,身体康健;老年人剃了“龙头”,龙盘虎踞,威风犹存。 

  父母是比较传统的人,一直遵守着“正月不理发”的禁忌。小时候每到腊月底,父母早早会带我去理发,那时也不讲究理啥头型,理的都是小平头,整整一个正月都不会再理发,直到二月二当天又赶早去排队理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懂得欣赏,讲究也多了起来,看头发稍微长了,不美观了,就直接去修剪,当然也就不顾及“正月不理发”的禁忌了,少不了挨父母的骂。自己读了大学,有文化,见多识广,也算新世纪的青年人,但在当了父亲后,反而和父母一样变得传统起来,对祖辈传下来的各种习俗也都很讲究了。二月二剃头,取了“龙抬头”的吉意,“剃龙头”首先是要给孩子理发,其包含了扶助幼儿生命力生长和父母望子成龙,祈盼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的美好愿望。小时候忘却禁忌去修剪头发,被父母骂,其实更多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殷殷期望。 

  至于“正月理发死舅”的说法有多种版本,在这就不深究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娘亲舅大”是一条普遍遵循的非正式规则。理发禁忌中,舅舅不是莫名中枪,而是象征着权力和权威,正月不理发,二月二剃龙头,实际上也是外甥、外甥女对舅舅表达尊重的一种有效方式。 

  仔细考究下来正月不理发,也有一定科学道理。《说文解字》称“发,根也”,头发如同草木的须根,承接惠泽,象征着一个人蓬勃生发的生命力。或许是因为它长在人的头上,所以便获得了“首”这个身体部位的神圣性,也获得了与人的灵魂、精神的相关性。古代剃发不是成年人的常态,剃去头发曰“髡”,是一种很重的刑罚。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在谈及使人受辱的刑罚之时,就把“剔毛发”的屈辱等级放在了打板子的笞刑之上。对现代社会来说,成年人剃头已非禁忌,但剃头时间的特殊性并未完全消失。正月,天地之间阳气逐渐上升,开始辐射生长。顺应自然,人应早睡早起,穿宽松的衣服,让头发自由生长,不应该剪头发,也不该把头发扎太紧,会阻塞毛发的气孔,限制人的生命茁壮成长。春天五行属木,头发与“木”相对应,体现出的是一种“无中生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而剪头所用的剪刀五行属“金”,金克木,这样一来,正月剪头就预兆着“生机”被破坏,对一年的生长不利。 

  不论传统,还是科学依据,总之“正月不理发,二月二剃龙头”总包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老人和自己的良好祝愿,对孩子成长的期盼。一年之计在于春,从理发开始,让我们和春光一起启程,去耕耘播种。 

  

 

                                                                                     (作者:陇县人民检察院 陈英杰 来源:陕西检察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