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院信息

问题少年的逆袭

发布时间: 2020-06-08

 

        近日陪着家中因受疫情影响迟迟不能上交幼儿园集中管理的女儿一起看《西游记》,一边是电视里的猴子大闹天宫,寻衅滋事、盗窃、抢夺、聚众斗殴、酒驾筋斗云,一边是学着猴子的样儿,拿着棍子在沙发上一顿闪转腾挪,掀翻花瓶,推到书架,卸了人鱼公主胳膊腿儿的熊孩子,作为一名白天看卷、问人、开庭行程满满身心具疲的老母亲,此刻已然灵魂出窍,伴随着: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啾啾啾,猴上去了……的音乐,脑中将《西游记》捋成了一部问题少年改造史。   

  首先我们对其家庭状况及成长经历进行一个全面的社会调查: 

  孙悟空,男,孤儿,出生年月不详,曾用名:美猴王,绰号:弼马温、齐天大圣,家住: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求学于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处,天赋异禀学习能力强,擅长操纵筋斗云,有七十二般变化,后因在众师兄面前卖弄变化之术辍学。  

  家庭状况:因其是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灵通的石卵,见风化作的石猴。故而没有父母,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学习经历:师从于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名校经历,敏而好学,成绩优异。但求学期间,老师只教武功关心学习成绩,未在其成长的关键期注重德行、素质教育,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导致其规则意识淡薄,法律知识严重缺失。  

  作案工具: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是个“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的狠角色。 

  生活环境及社会交往状况:学艺归来在花果山,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后逐渐与社会闲散人员: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六位相交,结为酒肉兄弟。(花果山大决战,没来助拳;天宫斩妖台,也没来劫法场;镇压五行山,没来救他,五百年也不来看望一次;就连取经路上,一个个都不见了。) 

  前科、劣迹:抢劫(如意金箍棒)、妨害公务(销毁生死簿)、故意伤害(哮天犬)、盗窃(太上老君仙丹)、贪污(利用职务便利监守自盗蟠桃) 

  曾受处罚:当上了弼马温、获封齐天大圣。 

  通过对孙悟空的社会调查我们得出其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如下: 

  1、缺失的家庭教育。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来自于日常的一餐一番,一言一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犹如沃土能够滋养孩子的一生,而缺失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孙悟空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崇尚丛林法则,迷信暴力,稍有不顺便喊打喊杀。  

  2、失败的学校教育。孙悟空拜在菩提老祖门下,菩提老祖见这猴儿颇有慧根,教给他的都是这通天的真本领:比如 72般变化,筋斗云……那菩提老祖在交给他本事的同时应当引导培养他,直到他拥有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德行。然而,他却仅仅因为孙悟空在师兄弟面前卖弄变化扰了自己的午休,便将孙悟空逐出师门。发现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误,不能积极引导帮其改正反而简单粗暴对问题学生开除了之,这无异于将一架被孩童操纵的装置了核武器的飞机放飞上天,不惹出泼天大祸才怪呀。  

  3、错误的社会处置机制。按理说,任何人不应从违法犯罪行为中获得利益。但问题少年孙悟空,在强抢了龙宫定海神针、大闹地府损毁了生死簿之后,非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被太上老君请上天宫谋得了弼马温的差事。像极了那些在学校里霸凌同学的孩子,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仅仅因为是未成年人,在没有采取其他相应的帮教措施的情况下,家长赔偿之后便一味的不捕不诉,一放了之。最后被霸凌的孩子还在医院接受治疗,伤人者却带着“我没成年,犯再大的错也没事儿”的“自豪”大摇大摆的回到了温馨的校园。  

  最后,问题少年孙悟空最后是如何改邪归正,重回正途的呢? 

  1、如来佛祖“手下留情”,主打教育牌。  

  打上通明宝殿的孙悟空“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惊动玉帝。”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家伙,以如来佛祖的法力本可将他一击毙命,但佛祖在试了他的本事后,反手将手掌化作五行山,把悟空压住,决定给他一个五百年的考验期,给他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2、观音菩萨的“循循善诱”,主打感化牌。  

  被压五行山下时,观音就"特留残步看你(悟空)",并且告诉他,自己要“到大唐国寻一个取经人,让他来救你”使孙悟空看到希望。在孙悟空见到唐僧后,扯住菩萨撒泼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我还是回花果山了去",观音菩萨立刻化身爱心教育者,让悟空看到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善与执着,坚定西去的决心。并承诺在悟空“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菩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时时处处于危难之际救唐僧师徒于水火之中。春风化雨,言传身教,让这个遇事只会提棒就打的泼猴,懂得了信任的价值和责任的意义。 

  3、唐僧的“谆谆教诲”,主打挽救牌。  

  如果说菩萨是严师,那唐僧就是慈母。他会为悟空摘下身上的杂草,也会在灯下为他缝制虎皮裙,更像个老母亲一样在悟空面前唠叨个不停。他知道悟空性情顽劣,若不加以管束,肯定又会走上邪路。于是,只要悟空不服管教,唐僧就会念动"紧箍咒",借此来约束悟空的行为,使他不敢轻举妄动。唐僧用他的关爱与制约相结合的方法让孙悟空意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使他明白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自此,一个完整的问题少年转化支持体系已然成型,那孙悟空在九九八十一难中,逐渐完成了社会化,回归正途成长为斗战胜佛,完成了一个问题少年向优质青年的完美转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