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聚焦

致敬!从“检”引路人

发布时间: 2022-09-26

 

 

 

 

  三尺讲台育桃李

  千声赞语颂师恩

  在金色的九月

  我们迎来了第38个教师节

  在检察院内

  工作技法的学习

  离不开新老检察干警之间

  师与徒的“传帮带”

  那些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由老把式手把手的教给新兵

  在这过程中

  有严苛的教授亦有暖心的关怀

  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他们的传承故事

  检察院里的师生传承

   榆林市人民检察院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今年,是我进入榆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第十一年。还清晰地记得,十一年前那个炎炎夏日,我怀抱着一颗对法律敬畏、对良知俯首、对未来憧憬之心来到了这片红色的、赤诚的土地,扎根奋斗、抒写人生。

  我很幸运,身处一个优秀的群体;更幸运的是,有一个马虹玫这样的师傅,她是我院三级高级员额检察官,市院第二检察部原主任,曾任部门负责人时,她总是部门里来得最早的,走得最晚的那一个。她总是微笑着对我们说,是工作的责任心让她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起诉书最后一段,引用法律条文的时候,一些用‘的’,一些用‘之’,应改为一致的表述”……诸如此类的“抠细节”,在她那是“家常便饭”。法律是严肃庄严的,容不得丝毫懈怠、半点错误,她总会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份材料、每一篇文书、每一个报表、每一项无论大小轻重的工作。

  “当不当领导,都要干好我的本职工作。”这是她卸任之后,回答众人最多的一个问题。“我曾是一名军人,我来检察院,不是为了当领导,我想做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多么振聋发聩的回答,燃起了多少同志的初心。这些年,在她的言传身教、敦敦教诲下,我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业务骨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实际行动展现检察人员的新变化、新形象、新作为,努力为榆林检察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伍娜)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

  提起我的职业导师,他不似“粉笔”“蜡烛”,但却“春风化雨”“诲人不倦”,犹如生命中的一道彩虹,让我受益匪浅、影响深远。2021年11月,陕西铁检机关青年干警职业导师聘任仪式在我院举行,那一天,曾进同志成了我职业道路上的领路人。

  曾老师是案管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是全省第一届案管竞赛“业务能手”,今年37岁的他伴随着案管工作已走过了十一个年头。案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吸引力只有身处其中才知晓,记得第一次作全院季度数据分析,前前后后用了一周时间,曾老师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让我从一步步捋清数据指标问题开始逐渐掌握了评价指标的具体内涵,使我的工作“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工作上,曾老师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始终保持了对待案管工作的执着和专注;生活上,曾老师平易近人,对待同事就像亲人一样。记得去年年底考核工作较为繁忙,干警们经常因为加班来不及就餐,每次夜里曾老师都会带着大家出去吃上一碗碗热腾腾的关中扯面,暖胃又暖心;端午时节,曾老师还把家里做好的青团分享给不能回家的干警,正是这些暖心的关怀,让我们在单位也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感恩缘分让我在江北大道80号遇到您,成为您的学生,聆听您的教诲,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支持与鼓励。祝愿曾老师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文孟玲)

   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检察院

  刚刚进入检察院时,对于检察工作更多的是不知所措。记得拿到第一个案件无从下手时,是罗晓娥主任对我耐心地指导,让我明白了怎么去审查证据、分析案件;也记得第一次独自提审犯罪嫌疑人,因没有经验而被犯罪嫌疑人语言影响无法客观了解案情时,也是罗晓娥主任讲述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经历,通过言传身教让我了解了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方式和技巧。罗晓娥主任不仅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老师,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里,都无微不至地帮助我、指导我。如今我已经慢慢地融入渭滨检察大家庭,也慢慢地熟悉了检察工作,前辈检察官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备受鼓舞,感谢前辈老师们的帮助,我会变得独当一面,继续把前辈们的精神和品质传承下去,继承创新、奋勇拼搏,为检察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继承,不断创新,不断努力!(贺超)

  三原县人民检察院

  “作为检察战线上新媒体工作室的一员,就得要玩转新媒体,研究新技术,创新思维和方法。要认识到每一张图片、每一篇文字的分量,讲好检察故事。”这是我刚入职三原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新媒体工作室,政治部副主任陈虎给我讲的话。他被同事们称为检察院“技术大拿”,用自己在检察院数十年的坚持不断推进“智慧检务”建设、检察宣传阵地建设。

  记得第一次参加院里组织的八一建军节活动,是我首次参与策划、创作、拍摄、剪辑,陈主任总是耐心地从视频拍摄运镜角度、转场、光线、后期剪辑等各个方面指导,帮助我解决各种问题。在工作中不仅传授经验、技术,也会向我传递作为新人该如何学习提升,如何用好检察新媒体宣传载体,坚持守正创新,深挖检察故事,全面深入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检察职能。让我从一名新媒体业务小白、检察新兵逐渐成长起来。(王璐瑶)

   平利县人民检察院

  1968出生的闫红彬,是我的老科长,也是我的师傅,跟着师傅的这五年,有师傅语重心长的说教,也有师傅潜移默化的影响。

  记得,我们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师傅告诉我,案子无所谓大小,即使再小的案子,也会关系到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们要慎用手中的权力,严格依法准确办案。2022年,我们办理的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办案过程中,师傅反复与相关部门沟通,探讨是否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最终该案被评选为2022年全省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典型案例。最近我们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师傅凭借“三顾茅庐”的精神,用心、用情、用力的反复到“家门口”做工作,最终合力促成双方和解,真正融入到社会治理中,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真诚的对您说一声感谢!请您放心,从检路上,我定不辜负您的殷切教导,我会努力成为向您一样办案公正、有人民情怀的检察人!(李涛)

   商南县人民检察院

  2020年12月,我荣幸地穿上“检察蓝”,成为了商南检察队伍的一名新兵,被分配在政治部工作,并有幸遇到了从检近15年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杨旭主任,您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的老师。

  “用心”,是第一次见面时您送我的两个字。记得在我初次接触工作时就遇到了许多层出不穷的问题,让我几度因找不到门路而深深陷入自我怀疑和失落当中,在您的关心、指导、帮助下,我逐渐调整心态,虚心请教前辈,认真琢磨钻研各类政策文件、检察刊物等,静下心来去做好手中的每一件小事。正是您耐心严谨的教导,我逐渐掌握了工作方法,文字功底日益增长,业务越来越熟练,工作起来也游刃有余。我开始在工作中体验到了成就感,内心不再焦躁,变得越来越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感受到“用心”的意义所在。

  种花容易树人难,您是我检察生涯的引路人,更是我成长成才的辛勤园丁,感恩您的栽培与呵护。在此我衷心地祝愿我的检察导师杨旭主任和检察系统中无数默默无闻的检察引路人教师节快乐!(徐梓轩)

  来源:榆林市人民检察院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

  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检察院

  三原县人民检察院

  平利县人民检察院

  商南县人民检察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