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乾县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经调查发现,县域内9个乡镇15个村庄的18处坑塘水质严重恶化。青黑色水体散发刺鼻气味,生活垃圾与藻类纠缠成片,744米长的污染带紧邻村庄,其中一处水体污染面积约1875平方米,与居民区相距不足10米,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地表径流有潜藏污染黄河水系的隐患。
该院迅速立案,通过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数据精准锁定污染范围,联合生态环境部门现场勘查固定证据,最终认定16处黑臭水体。2024年7月,检察机关向9家相关单位现场宣告送达检察建议,明确“技术指导+属地落实”责任链条,推动制定“一塘一策”治理方案。
在王村镇,清淤船轰鸣作业,配合微生物修复技术,污染底泥被彻底清除,建设的污水处理站实现生活污水日处理,成为黄河流域农村污水治理的示范工程。阳洪镇创新“曝氧+水生植物”复合净化系统,将坑塘改造成兼具水质净化与景观功能的生态湿地。治理后的坑塘芦苇丛生。
为筑牢生态屏障,乾县检察院将农村小微水体纳入黄河流域重点监管范围;在重点坑塘布设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实时上传“智慧监测云平台”;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约》,多举措激发群众守护生态文明热情。这场治理行动不仅修复了16处黑臭水体,更探索出“多元共治”责任衔接,“生态修复+民生改善”融合推进的基层实践路径,为母亲河永葆生机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