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 办案手记

“浪漫花”变“洗钱花” 勿成“洗钱”背锅侠

发布时间: 2025-02-14
    当新年、生日、情人节等重要节日来临的时候,鲜花总是作为一种表达爱意和祝福的形式出现,把现金做成花束或礼盒送人,则寓意“有钱花”、“浪漫花”、“随便花”,然而,一些狡猾的犯罪分子却盯上了这种方式。近期,一系列以花店、蛋糕店等商户为目标的新型洗钱方式已导致多人无意中成为电诈分子的“洗钱帮凶”。

近日,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谭某某、张某某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提起公诉。据悉,谭某某、张某某根据上线要求,通过微信添加汉中南郑一鲜花店老板微信,以女朋友过生日要订做15000元现金花束为由,索要了花店老板的银行卡号,将钱转至老板银行卡内,花店老板将现金取出包装好后送至指定地点,张某某将现金花束取走。

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谭某某、张某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两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两人被抓获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谭某某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张某某案发后积极退赃和退缴违法所得,可酌情从轻处罚。综上,法院判处被告人谭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看起来是一种浪漫的传递,实际上却是一种新型“洗钱” 方式。所谓的订花人和收花人实际都是犯罪分子,其以订购“现金花束”为由将诈骗得来的赃款转入商家账户,让商家取现,不知不觉中商家成了“洗钱”背锅侠。

检察官提醒: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分子诡计多端,广大商户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谨慎接收网络订单和大额线下订单,不随意提供自己的银行卡账户或收款二维码,如遇以各种理由要求帮助转账或取现的,要核实对方真实意图,切莫因一时小利,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