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宁检动态

【文化“寻保传”】在春日找寻燕子砭老街的时光印记

发布时间: 2025-03-14

【文化“寻保传”】在春日找寻燕子砭老街的时光印记

三月的秦巴之间,嘉陵江上波光粼粼、清澈如碧,两岸樱花如雪、春意盎然。为扎实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宁强县人民检察院一行5人循着潺潺水声踏入一条百米长的老街,恍惚间像踩进了一幅水墨画卷,便是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的燕子砭镇老街。

街道狭长,青石铺路,青石板缝隙钻出茸茸绿意,老屋门楣上的木雕与时间的印记相缠。街东的房屋临嘉陵江而建,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街西的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拾级上山。阵阵春风吹过,仿佛向我们诉说着过往繁华。

据记载,燕子砭镇老街古称青乌镇,唐代初年已形成街市。小镇位于嘉陵江与康宁河交汇处,嘉陵江自北向南紧贴小镇流过,康宁河自西向东在小镇南端汇入嘉陵江。从远处俯瞰,因山势而建的小镇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故而明代万历年间宁羌知州陈昌言有诗云:“燕子化为石,飞破桃花色。春风吹不休,梦入乌衣国。”青乌镇后因此更名为燕子砭。

走在青石板上,沿着百年前商贩的足迹继续向前,老街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青瓦坡顶、临街商铺为典型布局,部分建筑或保留着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雕刻等元素。斑驳窗前,映着古人的忙碌身影,青瓦土墙间,回荡着纤夫的号子与商贩的吆喝。老街上的一砖一瓦都凝结着时光的刻痕。

缓缓走出老街,站在两河交汇处,让人沉思许久。据清末《宁羌州乡土志》记载,嘉陵江“水量颇大,流亦平缓,载重数吨以下小船全年均可行驶,夏季尤畅行无阻,并可上溯至略阳县,水运之便为州境第一。”过往,商贾云集,舟楫往来,川流不息,贸易繁荣。如今,国道开通,铁路投运,老街昔日的繁华像滔滔江水流向远方,老街的历史底蕴也沉淀在嘉陵江中。

离开时,春日的暖阳将老街的影子拉得很长。嘉陵江对岸的新镇耀眼夺目,而此岸的老街犹如一位缄默的老者,任岁月爬满皱纹。此刻,我们内心更加坚定,扎实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用法治光芒照亮文化乡愁,以法治温度呵护文化根脉。文字: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