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东风浩荡,击鼓催征。汉中市检察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刘涛、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主任李浩一行深入勉县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勉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党总支书记宋松柏、党组成员、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主任焦伟等一同寻访,瞻仰诸葛遗风。
勉县武侯祠
怀着崇敬之情,我们自山门步入勉县武侯祠,乐楼广场东西辕门之间的石板路,便是拥有2300余年历史的金牛道,战国时期,秦军征蜀时万千铁骑就是沿此道一路向南。金牛道是古蜀历史上首条见于史书的道路,“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这首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的诗句,说的就是关于金牛道的历史故事。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道出了古蜀地的险峻,写尽了金牛道开辟之艰辛。金牛道的开辟将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成都平原一贯而通,是古蜀地通往中原的唯一官道,是联系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重要纽带,促进了秦蜀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在交通设施尚不发达的古代,这条堪称“国家级高速公路”的要道联通了秦蜀,见证了金牛道沿线的历史荣兴。古道不仅是古代的交通遗迹,更是珍贵的文化宝库。
此后过牌楼、戟门、拜殿等进入武侯祠的主体建筑大殿,大殿为歇山式五间建筑,飞檐翘脊,斗拱重叠,正中神龛内便是正襟高坐的诸葛亮。其正上方有一匾额,上书“忠贯云霄”,据记载,该匾额为嘉庆年间皇帝御书金匾,匾额上盖有皇帝印鉴,颇为珍贵。
公元234年秋,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岐山五丈原一带,毕生致力于收复汉室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于呕心沥血间油尽灯枯,卒于北伐曹魏的军帐之中,时年五十四岁。彼时,蜀魏大军正如铁马云雕般对峙于渭水两岸,壮志未酬的诸葛亮留下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由于生前颇得民心,诸葛亮葬于定军山后,举国要求为其建祠立庙,朝廷以不合礼秩而不允,致使坊间祭于街头、祀于巷陌,持续近30年。公元263年,文武官员联名上书,要求为亮修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后主刘禅遂下诏“于沔阳,近墓立祠”,勉县武侯祠由此成为全国最早、唯一由皇帝敕令修建的武侯祠,亦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建筑里的北伐执念
作为诸葛亮行辕相府故地,勉县武侯祠整体建筑沿中轴线直穿七进,大都三院并联,现有古建三十余座一百五十余间。与全国多地武侯祠不同的是,勉县武侯祠为体现诸葛亮北伐遗愿,营建时将传统的坐北朝南改为坐南朝北,中轴线上七进院落次第展开,如同诸葛亮六出祁山留下的历史辙痕,大殿前的钟鼓楼位置也由东钟西鼓变成了西钟东鼓。这种打破常规的设计,不仅是地理方位的调整,更像是诸葛亮“北定中原”、“光复汉室”理想的具象化表达,师未捷,功业未成,以激励将士继续北伐,不忘统一大业之用意。
祠中现存汉柏十六株,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相传为蜀汉炎兴元年所植。献殿前的古旱莲,四百年光阴凝成满树玉盏,每年如期绽放,满树繁花,宛如云霞。这些植物界的活化石,标注着时光的年轮,文明与自然在岁月长河中彼此记忆。
砖瓦间的历史叠影
穿过月门,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总指挥部遗址纪念馆映入眼帘,当古色古香的武侯祠宇与古朴庄严的红色革命遗址处在同一空间,千年历史的沉淀与近代革命的烽火在此交织,形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1935年,红四方面军从川陕革命根据地挥师北上,发动了著名的陕南战役,战斗在宁强、阳平关、新铺湾、褒城、汉中、喜神坝等地打响,史称陕南战役的六大战斗。在攻打褒城和汉中期间,总指挥部设置在勉县武侯祠院内,徐向前、王树声等参与了陕南战役的策划、指挥,为革命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站在纪念馆中,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与革命文物,我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身影,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总指挥部的设立为这片圣地注入了红色基因,武侯练兵台旁的古柏,既见过蜀汉将士的银甲映日,也听过红军战士的草鞋踏霜,历史在这里呈现出惊人的镜像,相隔1700多年,从诸葛武侯到近代的革命先烈,这片土地上的精神传承从未断绝,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为了心中的理想,倾尽所有。
时空中的精神共振
在碑廊深处驻足,指尖抚过《重修丞相诸葛忠武侯祠碑记》的刻痕。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誓言与红军“革命到底”的呐喊,在历史传承中形成奇妙的和声。北伐的旌旗虽未插遍中原,红色火种却终成燎原之势。当阳光照亮武侯祠的牌匾,忽然读懂这座祠宇的真正隐喻:它不仅是纪念一个人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储藏库——那些关于忠诚、智慧与坚守的密码,始终在青砖黛瓦间流转。
这座融合了三国遗韵与红色记忆的祠宇,既是历史的纪念碑,也是精神的活化石,当古柏的沙沙声与红军的冲锋号在时空中交响,当北伐的羽扇与革命的枪炮在精神上共鸣,我们终将读懂:真正的精神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刻,而是不同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在相同的文化基因中,以各自的方式回应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永恒命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从诸葛亮一生忠贞爱国、复兴统一的豪情壮志,到革命年代仁人志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报国之志,再到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国之志,不同时空的精神谱系在此完成了共振与升华。
检察蓝的法治守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勉县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担当,依法履职,先后开展革命文物“寻保传”、文化“寻保传”专项监督活动,扎实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后发现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5件,提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8件。通过办案督促行政机关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6万元,纳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在相关文物保护单位配置灭火器40具,治理文物与文化遗址保护范围环境卫生5处,保护性修缮文物24处,督促修正革命烈士墓碑信息1处。建立文物保护协作机制,培塑提炼“益三国”文物保护检察品牌,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武侯墓博物馆建成全市首家专门化工作站,构建了多维度、全方位的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