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勉检新闻

检护民生丨检察和解为“天麻小镇”的老杨解开了“心锁”

发布时间: 2024-06-26
  长沟河镇地处勉县北部秦岭南麓山区,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600米,多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水量810㎜,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天麻的生长,长沟河镇天麻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年产天麻8000余吨,天麻单品年产值近亿元,是远近闻名的天麻小镇。种植天麻是天麻小镇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初夏时节,正是天麻育种的关键时期,但长沟河庙坪村的村民老杨却蹲在自家的天麻地头上,满面愁容,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堵得他心慌......

原来老杨去年种了160斤天麻种,总计400多株天麻作物在冬月收成的时候,仅收获了17斤,基本绝收。老杨一想起来这件事心里就堵得慌,一年的汗水都撒进了地里,本来以为能种出来金疙瘩,没想到最后近乎颗粒无收,作为种植老手的他,认为一定是天麻种出了问题!于是他便找到提供种子的专业合作社、村干部想要一个说法,却因为缺乏证据四处碰壁,老杨从镇司法所干部那里听说检察院可以通过支持起诉帮助他要回损失,他便匆匆赶往县检察院,向县检察院提交了《支持起诉申请书》,要求专业合作社赔偿其损失7000元。

“160斤种子每斤5800块钱、400株天麻每颗工费104000块、整地覆土花了...去年种植天麻的成本就花了7000多元,这还没算耽搁我正常营收的损失,合作社必须得赔我...”老杨一边掰手指头盘算着,一边对检察官诉说道。

承办检察官了解到老杨属于贫困户,由村集体牵头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天麻种购销合同,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补贴,市场价35/斤的天麻种个人仅需以5/斤的价格进行购买。

检察官找到了被申请人供种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兼技术员老黄,老黄从业近40年,技术过硬,是远近闻名的天麻制种能手,他为该村108户天麻种植户提供天麻种,而种植户老杨就是这108户中的一户。

听闻来意,老黄忿忿不平地说到:我从事天麻制种40多年,第一次遇到天麻种不出来,要我赔偿的事情,你知道吗?影响天麻生长的因素有15种,蜜环菌、温度、湿度......”

检察官通过老黄了解到:20232月,种植户老杨与其他8户天麻种植户,根据天麻种购销合同,通过村集体向专业合作社购买天麻种,但该专业合作社由老黄培育的天麻种已售罄,村集体便委托老黄外出选购天麻种,最终选择购买外省的天麻种。

村干部蒋支书苦笑道:本来是互惠共赢的好事,农民得了实惠,没想到还要走打官司这条路。村干部与镇上干部已经给老杨、老黄做了多次调解工作......”

去年与老杨一块种天麻的其他8户农户收成也不好......”

老黄在外出购种的时候尽心尽力,车费住宿都是他自己出的......”

检察官经综合评判后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老杨的天麻绝收是否是因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天麻种不合格造成的?但一方面,考虑到本案关键证据早已灭失,天麻种植存在多种种植风险,无法判断该批天麻种的质量与天麻绝收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多年合作关系,且后续仍有合作可能性,通过诉讼程序进行追偿,不仅会引发诉累,还会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导致该矛盾无法化解。如果能通过检察和解化解矛盾、消弭分歧,不仅能减轻种植户老杨的负担,促使其息诉罢访,也能彻底化解矛盾,使该案实现最优解。

调解会在村委会召开,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但和解工作并不顺利,承办检察官从法、理、情的角度多次进行沟通和释法说理后,老黄与老杨均不愿作出任何让步。和解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承办检察官认为:应该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去解开种植户老杨与技术员老黄的“心结”。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老黄与老杨逐渐从分歧走向对话,双方回忆起从前一起合作的经历,想起双方作为同乡的情谊,种植户老杨自愿承担一半的损失,要求老黄赔偿3000元的损失,老黄表示同意,现场进行了兑付,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以后,申请人老杨自愿撤回了监督申请,双方冰释前嫌。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农业用种安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种子质量直接关乎农业生产的命脉。对于天麻种植,良种才能抵御更多的种植风险,才能让农民实现增产致富,检察官告诉老黄,只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进行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实现种子溯源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因种子质量引起的涉诉风险,经引导老黄将于近期完成种子生产经营备案。

检察机关在办理该涉农领域民事纠纷案件中,围绕案结事了人和政和的目标能动履职,善于利用检察和解化解矛盾心结,充分释放了检察温度与司法善意,促进了乡村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贯彻落实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生动实践与具体体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