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涛涛嘉陵,在秦巴山深处的略阳县境内,一条钢铁巨龙蜿蜒而过,这便是被誉为“中国电气化铁路摇篮”的宝成铁路。为深入贯彻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近日,略阳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以下简称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寻根宝成,守护文脉。
寻访历史根脉:从“蜀道难”到“钢铁脊梁”
宝成铁路,这条北起陕西宝鸡、南至四川成都的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全长668.198公里,不仅是连接中国西北与西南的重要交通干线,更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58年通车以来,它结束了秦巴山区千年闭塞的历史,成为连接西北与西南的经济动脉,从此结束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略阳县人民检察院干警来到略阳县徐家坪镇宝成铁路纪念馆,这里陈列着百余件历史实物,从手稿、老照片到开山工具,生动还原了铁路建设初期因缺乏机械,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完成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工人们以“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情,用血肉之躯筑就了这条“英雄之路”。
守护文化印记:从“工业遗产”到“文旅名片”
略阳县徐家坪镇依托宝成铁路文化,打造了“铁路风情小镇”,通过文旅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农家乐、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蓬勃发展,村民在铁路小镇摆摊月增收数千元,直言“铁路让家乡更具生命力了”。露天的列车展览,退役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与飞驰的现代列车交相辉映;壁画长廊重现了建设者劈山架桥的震撼场景;铁路风情小镇与文创展销中心,将铁路精神融入现代生活。干警们重点考察了铁路沿线文物保护情况,仔细勘查、详细记录、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露天陈列的火车日常维护、安全措施保护等提出建议,确保历史文化得以传承。
传承精神火种:从“守路护业”到“法治护航”
宝成铁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一座精神丰碑,在宝成铁路纪念馆,干警们聆听了修建宝成铁路的故事,铁路修建者常年攀悬崖、排险石,用生命守护铁路安全。修建车站坡度大、难度高,一代代铁路人扎根深山,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深刻诠释了“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的宝成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铁路建设者的宝贵财富,也是激励干警们不断向前的力量源泉。干警们走访周围群众,讲述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向群众普及12309检察服务热线,一旦发现有破坏宝成铁路文化的行为及时电话反映,增强铁路沿线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共筑宝成铁路守护网,凝聚起保护宝成铁路的强大合力。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它们就是保护国家的历史文脉,传承民族的精神,宝成铁路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希望。略阳县人民检察院将以法治之力守护这条“钢铁巨龙”,让宝成精神代代相传,让宝成铁路的文化魅力绽放光彩,让铁轨上的记忆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