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初春,微寒与蒙蒙细雨笼罩着略阳郭镇,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由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吕鹏辉带队,一行人踏上了寻访红二方面军十七团团部旧址的旅程。
车子缓缓驶入郭镇,雨雾中的小镇仿若一幅淡墨山水画,青瓦白墙在雨幕里若隐若现。街边树木泛起浅浅绿意,昭示着春天的悄然来临,可我们的心思全然不在这盎然春景之上,一心只惦记着那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团部旧址。
当我们向当地居民打听旧址位置时,得到的答案却让大家心头一震——旧址已不见踪迹。岁月的洪流无情地卷走了那段历史的实体见证,只留下一些模糊影像和人们口中的回忆。那一刻,失落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但我们并未就此放弃,决定从他人的讲述中,拼凑出那段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幸运的是,我们联系上了镇长李波。李镇长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并详细介绍起来。李镇长说,根据镇里留存的文史资料和老一辈人的回忆,红二方面军十七团抵达郭镇时,整个镇子都热闹起来。战士们身着朴素军装,却个个精神抖擞,他们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很快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与支持。战士们进进出出,传递着重要的军情。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团部作为指挥中枢,灯火常常彻夜通明。将领们在这里商讨作战计划,分析战场形势,战士们则在这里接受任务,奔赴前线。那些日子里,整个郭镇都弥漫着紧张而又激昂的气氛,乡亲们纷纷为战士们送水送饭、缝补衣衫,军民鱼水情深。
说着,李镇长指了指眼前的建筑,原来,曾经的团部旧址,如今正是郭镇人民政府的办公所在处。历经岁月变迁,这里的建筑外观或许已发生了改变,但红色的底蕴却从未消散。如今,政府工作人员在这片承载着革命精神的土地上继续奋斗,为郭镇的发展、为百姓的幸福生活努力工作,这何尝不是一种红色精神的延续呢?
参与此次专项活动,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保护这些历史遗迹的重要性。虽然团部旧址的原有风貌难寻,但它承载的革命精神不能被埋没。我们有责任通过法律监督、检察建议等手段,推动对这类红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告别李镇长后,我们漫步在郭镇的街巷,心中满是感慨。虽然未能目睹曾经团部旧址的模样,但通过这次寻访,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革命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丰功伟绩,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它们会像种子一样,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
在这蒙蒙细雨中,我们带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敬畏,离开了郭镇。但我们知道,这次寻访的经历,将永远铭刻在记忆深处,成为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激励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更多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