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晨,江口古镇响起枪声,西征北上的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与反动地方民团交火,激烈的战斗在梭罗村外打响,阻击红军的民团扔下十几个死伤人员,狼狈地向河西石垭子方向逃窜,红军跨河紧追而去……
二零二三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晨,我心怀崇敬之情,与第二检察部干警来到留坝县石垭子战斗遗址,追忆那八十八年前的峥嵘岁月,感悟那征程上的“闪闪红星”。
石垭子战斗遗址位于留坝县江口镇河西村,当年石垭子两山对峙,中间不到一丈宽,就是这不到一丈宽的距离,见证了红军战士舍身忘死打土豪、分田地,为人民群众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
据留坝县档案局档案记载,当年红军跨河追至石垭子时,冯团逃散的匪兵已在山坳上架起了枪,打算与追击的红军作殊死搏斗。红军战士并没有因此胆怯,反而以更强大的火力予以压制,打死打伤匪兵三十几人。反动民团排长冯国忠、师爷文质彬等人被活捉,民团溃不成军。石垭子之战十分激烈,枪林弹雨之中五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
现如今,石垭子战斗遗址旁红二十五军纪念碑巍然屹立,高耸的石碑和顶端闪亮的红星,让人不由地肃然起敬。纪念碑一是纪念牺牲的红军战士,二是铭记红军在石垭子的英勇战斗。这场战斗,红二十五军一举歼灭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反动民团,为江口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打下坚实基础,为江口人民翻开自由、幸福生活的崭新篇章。
其实红二十五军战士很多都是“娃娃兵”,年龄最小的十五六岁,最大的二十几岁。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却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们甘愿为劳苦大众的利益流血流汗,为共产主义而战,坚信路的尽头就是一个崭新的中国。
流光易逝,石垭子战斗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红星永铸,红色的血脉将赓续延绵。红军战士的精神激励着我,那历史长河中散落的红光感染着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检察官,铭记司法初心,擦亮为民本色,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永恒的追求。在检察为民这条征程上,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和“求极致”的态度办好每一起案件,不惧艰难困苦,不怕流血流汗,把历史和人民交付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党的信任和百姓的期待深深刻在心中,才能无悔于胸前那闪耀的检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