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点屏幕、锁定心仪商品、扫码付款成功、柜门应声开启……不到一分钟,一瓶沁凉的冷饮便落入手中。食品自动售货机以“即需即得”的消费体验,悄然成为街头巷尾的便民新宠。但这份便利背后,存在着食品经营资质缺失、商品临期过期等食品安全隐患,威胁着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2月,陕西省留坝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辖区食品自动售货机存在不规范经营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机器未在醒目位置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编号;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查看商品信息;销售的瓶装饮品超过保质期;未定期清理消毒食品;等等。食品自动售货机分布零散广泛、运维人员更换频繁等因素,导致相关责任追溯难。
留坝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调阅全县食品自动售货机备案登记情况,并通过实地走访等调查方式摸清底数,将未被发现的监管盲区纳入精准化监督范畴。
3月31日,留坝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辖区食品自动售货机不规范经营情形进行处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梳理出辖区5家运营主体、38台食品自动售货机的详细信息,建立动态监管台账;督促运营方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证照公示,并建立“智能预警+人工巡查”双保险机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临近保质期商品自动提醒下架。同时,相关部门联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品自动售货机卫生检查,责令12台自动售货机运营主体规范日常消毒清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