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县动态

城固:不节食不运动轻松瘦身?揭秘网络减肥“神药”谎言

发布时间: 2024-03-15
    “无副作用、无需运动、无需节食”“减肥前VS减肥后,133斤爆改到95斤经验分享”“懒人减肥全靠它,真实记录一个月体重变化”正在为减肥忧心苦恼的你,看到这样的宣传语会忍不住点进去一探究竟吗?一个个活生生的成功案例摆在眼前,“他们”记录着自己身材变化的点滴,体重秤上不断减少的数字给你莫大的鼓舞,脑海里不自觉浮现出自己也能拥有曼妙的身姿,耳边仿佛回荡着亲戚朋友的赞叹。一旦你动了试一试的念头,那么美梦就会变噩梦,减肥“神药”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谎言?
    2021年,在西藏拉萨某教育机构工作的张某,因自感身型肥胖,经同事介绍在网络上购买了有瘦身效果的魔纤食品。服用一段时间后,张某觉得销售魔纤有利可图,便打起了利用网络销售魔纤食品的小算盘,计划从中赚取差价。
    网络销售需要稳定货源、宣发推广、网商店铺、分发物流等一系列程序,如何将这条“致富之路”打通?张某进行了周密计划。张某先是通过网购平台联系销售“魔纤”食品的周某,从其处购买货品后邮寄到表妹王某处,由王某在家分装。20223月开始,张某陆续在自己的朋友圈等网络渠道上传“魔纤”食品的宣传图片和一些吃了减肥药前后体重对比的成功案例。不少顾客在看到张某发布的产品广告后,添加张某微信号咨询。张某借助网络沟通联系,向顾客推送其注册销售“魔纤”金色减肥胶囊的快团团店铺。顾客购买后,由王某负责快递邮寄。自此,一条完整的网络销售链条建立起来。
    “魔纤”金色减肥胶囊真的可以减肥吗?它对人身体到底有没有危害?有没有安全保障?随着越来越多受众入手这款减肥胶囊,问题开始暴露,不少顾客反映购买该产品服用后,出现身体不适,头晕心跳加快等症状。此现象引起公安机关的注意,经专业检测,该产品含有西布曲明成分,属于国家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魔纤金色减肥胶囊没有生产日期,具体都是哪些成分我不清楚,我自己吃了这个减肥药后感觉到恶心、吃不下饭,很多顾客也反映吃了后有口渴、恶心、失眠等症状。”张某到案后主动交代。
    在明知魔纤减肥产品为三无产品且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利欲熏心的张某仍利用人们的爱美之心,采用网络营销的方式对外销售。20223月至9月期间,张某、王某通过网络向11人销售魔纤减肥产品,共计16348元。
    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城固县人民检察院刑事部门检察官通过阅卷发现,涉案人员均使用网名,采取无接触、分散化的网络手段销售,电子证据极易灭失。取证难、认定难成为检察官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
    “检察机关建议公安机关及时扣押涉案人员的手机,并对微信小程序、网络平台、转账流水等证据进行提取和固定。”办案检察官从涉案人员的手机交易寻找案件突破口。同时,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同向发力,公益诉讼部门采取“向前伸、同步审”的工作模式,围绕公益是否受到侵害及受损程度、行为人违法行为与公益损害的因果关系等方面与刑事案件同步取证。通过协作配合形成检察监督合力,实现了“刑事检察+公益诉讼”诉前一体融合履职。办案检察官根据犯罪事实和证据开展释法说理工作,积极促成犯罪嫌疑人退缴违法所得,并自愿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2024119日,张某、王某被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判处相应刑罚并处罚金,同时法院判令张某、王某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并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禁止二人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三年内从事食品销售的禁止令,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着力依法惩治网络营销等新业态下的危害食药安全犯罪,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醒广大消费者,伴随着网络新业态的发展,危害食药安全犯罪借助网络沟通联系并完成销售,网络化趋势更加明显,销售渠道更加分散,犯罪隐蔽性更强,在购买减肥食品时要谨慎辨识,对宣传能够快速减肥的产品要提高警惕,切勿因盲目追求减肥效果而忽视对产品安全的关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