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把全国的产茶地分为八区,其中南山区就涵盖梁州(今陕西汉中)。汉中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在这段历史演绎中诞生了众多名茶、贡茶。
2007年汉中市将全市名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汉中仙豪”因其“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的品质,在历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斩获多项金奖,获评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更是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西乡县属巴山之脉,盛产的“汉中仙毫”叶片肥厚,制出的茶栗香味重,且富含锌硒,享誉国内。从2015年西乡茶叶出口马来西亚实现汉中茶叶的首次海外出口,到2021年西乡茶叶搭乘中欧班列运往乌兹别克斯坦开启汉中茶叶中亚市场大门,不仅让其他国家地区的人品尝到“东方树叶”的独特味道,还构筑起汉中与世界联系的茶香通道,向世界展现了汉茶汉风和中国品牌的魅力。截止2022年底,西乡县累计发展茶园36万亩,年产茶叶1.7万吨,产值22亿元,GDP贡献率为18%,茶已成为西乡县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强县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西乡与中亚乃至世界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
缘结西乡,茶和天下,西乡作为“汉中仙毫”重要产地之一,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汉中仙毫”品牌,发挥茶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桥梁作用,助推中国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检察机关的心头大事。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各种“汉中仙毫”产品争先涌入市场,为了解西乡县茶叶市场经营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情况,西乡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对县域较大规模茶叶经销商、生产商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存在使用“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等级标注不规范、外包装混用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汉中仙毫”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
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质效,更好地对“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提供司法保护,近日,西乡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县茶叶局深入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了解茶叶生产流程,听取该公司董事长段成鹏对公司品牌文化及产品注册商标的介绍,并现场召开了“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保护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就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履职情况、“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保护现状、提升品牌影响力及行政执法情况等进行了交流,并对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风险点进行了提示,对侵害地理标志产品的行为如何救济进行宣讲。大家各抒己见,从茶种选取、肥料使用、产品质量认证、企业产品品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强协作配合、形成保护知识产权合力达成了共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西乡县人民检察院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发力,加大对制假售假、侵犯商标权等犯罪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维护茶品牌良性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作用,强化与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协同推进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形成保护合力。持续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倾听茶企意见建议,制定精准化司法服务方案,全力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把推动茶产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服务保障茶产业振兴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不断强化对“汉中仙毫”品牌保护。
茶是西乡的招牌,做好茶文章,就是让全县茶农感受切实的幸福感。该院检察长表示,将继续围绕茶农、茶企、茶生态、茶文化遗产、茶品牌保护能动履职,持续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西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