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 检察风采

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 2021-10-11
     1011日上午,我与第四党支部同志们一同到城固县上元观镇,寻访了红四方面军衡家大院驻地旧址、刘秉钧烈士故居和龚逢春同志故居。

当我们穿过上元观古镇的城门、街巷、院落,每一处青砖灰瓦,青石板路都遍布着红色印迹,随处可见的红军战士雕像和红色宣传标语,讲述着当年红军和当地群众携手战斗的峥嵘岁月。

        沿着古镇历史的痕迹,我们参观了衡家老号和衡家大院,通过陈列的图片、文字和实物,现场观看了“红色记忆”纪录片,系统地了解了红四方面军进驻上元观,宣传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19321211日,红四方面军抵进城固县城以西沙河营、柳林渡口,徒步渡过汉江到达上元观。上元观会议决定在川陕边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镇压豪绅,宣传了革命,唤醒了民众,洒下了红色革命火种。人民欢欣鼓舞,沿路送茶水、抬担架、运粮草,风起云涌地支援红军。随后,我们穿过静幽的古巷,又寻访了刘秉均、龚逢春的故居。跟着讲解员认真地学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平事迹和斗争历史。刘秉均烈士舍弃家中衣食无忧的富庶生活,勤奋求学,追求进步,积极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汉中籍第一位共产党员,他广泛传播革命真理、创办进步刊物“汉钟”“南针”、领导学生参加“五卅”运动,并积极参加了上海市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他的革命意志毫不动摇,不畏艰险,以大无畏地气概,坚持进行革命斗争。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龚逢春同志也是一名品德高尚的共产党人,考入汉中联合中学后不久毅然弃笔从戎。他的一生,多是从事或担任政治宣传有关的工作或职务,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时光荏苒,岁月沧桑,英雄的身影已渐渐远去,但历史永不会忘记。青春尚正义,热血铸忠魂。回顾铁马金戈、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革命英雄豪壮的呐喊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充分汲取内部精华,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通过这次红色旧地寻访,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也纷纷表示要继承好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坚定执着的忠诚和品格。作为党员,要时常回望来路,不忘初心,矢志追梦,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检察干警,要学习老辈革命先烈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要以史为镜,以史明智,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实践的力量,不断强化政治定力、干事动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忠实履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实在的检察力量。在中华民族光辉党史的熏陶下,真正将小我融入国家和民族之中,将每一份力量投入到“中国梦”的实现当中去!我们将紧跟党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充实自身的精神层面,全身心的投入党赋予的使命,必将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慨然前行!

       先烈们的功绩永垂不朽!先烈们的名字与日同辉!先烈们的精神与世长存!缅怀先烈,才知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重温历史,才能更加努力地为祖国的明天去奋斗。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总是让人心生无限感慨。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让英雄事迹代代相传,让英烈精神生生不息。

(作者:汉中市人民检察院  张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