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 检察风采

寻访革命旧址 赓续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 2021-10-21
     在汉中工作多年,很早就听闻西乡县骆家坝红色资源丰富,心中一直存有实地寻访的念头。雨后初晴,青山葱茏。我怀着激动和敬仰的心情,与市院和西乡县院干警一起来到了西乡县骆家坝镇。

骆家坝镇位于西乡西南部,地处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带、汉江最大支流牧马河源头。骆家坝也是自明代以来陕西入川的重要驿道,保留有明清古街道,驿道沿途佛教、道教遗迹众多,有清代三圣宫、唐代大兴寺、四方碑、明大巴关、李坪悬棺等民俗文化资源。193210月,老一辈革命家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曾在钟家沟玄天观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作出了入川的重大决定。在镇内发生了震惊陕南的马儿岩事变,年仅27岁的陈浅伦军长英勇就义,现在在马儿岩处建有烈士纪念碑。骆家坝是西乡革命早期创建党组织的地方,西乡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境内的阳雀湾,这里又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沿着先烈们战斗的足迹,感悟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我们先后寻访了阳雀湾红色革命旧址和钟家沟玄天观会议旧址,仔细聆听了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瞻仰了珍贵的红色文物。

阳雀湾红色革命旧址,位于骆家坝镇张家坝村,是革命时期西乡县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支部成立于19326月,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刘传壁。1927年,中国革命在经历极其复杂和残酷的斗争后,逐步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931年,中共陕南特委初步确定在反动统治较为薄弱的西乡骆家坝、私渡一带建立地下组织,开展游击武装和革命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19321月,中共陕南特委派地下党员刘传璧,回到家乡骆家坝,联络贫苦农民,秘密发展党组织,串联武装力量。几个月间,经刘传璧不懈努力,刘炳盛、刘兆洪、苟映清、张太安、陈明伦、陈宗山等人相继加入党组织,形成了该地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6月,按照中共陕南特委指示,中国共产党西乡特别支部正式在骆家坝的阳雀湾建立。

自此,西乡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基层支部成立。支部成立后,刘传壁又奉中共陕南特委指示,协助地下党员胡富文在沙河坎拱背梁建立地下党联络站,接待来往地下工作的同志。同时还成立红军之友社,有成员21名,分7个小组进行隐蔽的革命活动。西乡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随后发动的私渡鸡公田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29军奠定了基础。

离开阳雀湾旧址向南行二十分钟后,来到了骆家坝钟家沟玄天观会议旧址。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仔细聆听了红四方面军在西乡的重大革命活动和陈浅沦等革命先烈们英勇悲壮的故事,零距离感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征程。

193212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撤出后辗转来到汉中境内,经过上元观抵达西乡县骆家坝一带,并将总部驻扎在钟家沟。1215日,红四方面军在钟家沟玄天观召开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做出了进军川北、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英明决策。这是确定全军重大战略方针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于红四方面军的命运转折和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红四方面军也在西乡留下骨干力量,支援、发展地方革命武装。队伍迅速壮大,震撼巴山牧水。同年3月,反革命武装张正万趁29军主力在外作战,军部人员在马儿崖聚集开会之机,率所部叛变。红29军军长陈浅伦在内的多名干部先后遇害。马儿崖事变使红二十九军遭受重大损失,但中共陕南特委并没让这面旗帜彻底倒下,他们继续组织武装力量,陆续成立游击大队,在陕南大地上继续战斗。

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历经战火洗礼,阳雀湾旧址和玄天观会议旧址如今平静的矗立在骆家坝镇山水间。百年风雨屹立不倒,它犹如一副历史画卷,见证了西乡红色革命和党组织的发展历史,是一部革命先辈为胜利浴血奋战的红色史诗,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悉心体悟革命历史,阳雀湾党支部的建立和红二十九军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在陕南革命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继续奋斗,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通过寻访让我们更好地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党的伟大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忠诚履职、不懈奋斗的姿态,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建新功。结合检察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作者:汉中市人民检察院  贾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