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风采 > 检察风采

访红色旧址 踏先辈足迹 悟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 2021-06-08
     68上午,夏日炎炎,晴空万里。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踏着陕南汉中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寻访来到了中共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汉水红歌陈列馆,聆听了陕南特委的革命斗争史。

中共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位于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爱国村龙岗寺院内。19813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会议旧址所在地的龙岗寺中院东西厢房开辟了名为汉中红歌的陕南特委革命斗争史陈列。两展室面积300余平米,对大革命时期的陕南、陕南特委的创建与发展、陕南特委领导的革命活动、配合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四个单元进行了展陈。通过实地察看、与工作人员交流,旧址保护现状良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2710月,中共陕西省委结合陕南实际,决定将汉中、安康划为一个区域,设立中共陕南特别委员会,史称陕南特委,负责组织领导陕南自县委以下的各级党组织。特委由正式委员35人,后补委员2人组成。省委决定刘甲三为书记,易厚安为组织委员,陈宇霆为宣传委员,三人成立主席团,执行并决定一切工作。1928年春,中共陕南特委遭到严重破坏,党组织活动趋于低潮。19308月,中共陕西省委派梁益堂(杨子才)到汉中恢复中共陕南特委的工作。193011月,中共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南郑龙岗寺召开,洋县、城固、勉县、南郑等地派来的多名党的代表和团员、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宣布了中共陕西省委恢复陕南特委的指示,听取了政治报告和工作报告。同时,就如何深入学校、农村开展革命宣传,如何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秘密工作,如何建立红军游击队和防止乱打乱杀、对村吏争取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最后,选举产生了12人组成的中共陕南特别委员会。会议的成功召开,使中共陕南组织重新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陕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崭新一页。

中共陕南特委从192710月正式成立,到19362月结束,在8年多的时间里,面对极为艰难的环境,克服重重困难,领导汉中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广泛开展了学生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并配合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沉重打击了汉中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先后有1700余名共产党员、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英勇牺牲。最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是,牺牲的烈士中有特委书记6人,委员8人。他们都是早期中国共产主义的追随者、坚定的信仰者,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

寻访结束了,我的心情却难以平静。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1921年,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中国革命火种,开启中国共产党跨世纪航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和力量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写就传奇。回望历程,来时路是那么历历在目,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红色的映照下,我们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挫折后毅然奋起,在探索中收获成功,在转折中开创新局,在奋斗后赢得未来。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史诗,是创造人间奇迹、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是从严管党治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壮丽篇章。

    山河映初心,使命耀未来。循着红色足迹,置身革命旧址,倍感使命在肩。100年共产党史,90年人民检察史,人民检察事业与党的事业同呼吸共命运。清澈的爱,只为可爱的中国,作为一名在检察战线上奋斗了30多年的共产党员,更应该以这次初心之旅为契机,学习革命先辈们的赤子情怀,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状态做好检察工作,在履职办案中为人民服务;以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镜,查找短板和不足,通过学、思、践、悟提升个人素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好工作落实,把红色基因融入检察血脉。

(作者:汉中市人民检察院  贾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