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季度举办不同业务条线的案件讲述活动,旨在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聚焦案件的法律焦点、证据难点、法理思考,通过讲述帮助检察人员自我复盘反思,为检察同仁提供经验借鉴,解决实务困惑;通过讲述回应社会关切,将释法说理贯穿始终,增强司法公信力;通过讲述引导检察人员回归司法办案本源,促进高质效办案理念落地生根。
经过各县(区)院自评推荐,市院组织联合评查,对案件办理质量、效率、效果进行综合评定选出办案质效较好的11件案件参加此次讲述活动。在现场讲述环节,各讲述人从案件来源、事实认定、调查核实、履职亮点、办案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展示汇报,充分展现了控告申诉检察干警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权益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
讲述结束后,三位受邀评委从群众需求、法治实践等角度进行了点评,既肯定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成效,又聚焦办案难点指明提升方向,为增强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质效提供了宝贵指引。
评委们围绕案件办理所体现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典型价值、讲述表现等方面逐案打分,以案件评查确定的办案质效分值为基础,综合评选出6件高质效案件,并进行现场颁奖。
邵恭友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案件讲述的核心是案件本身,不仅要关注讲什么更要讲好为什么,要让案件讲述会成为启迪专业智慧、回应人民期待、赋能一线干警的加油站。要推动理念更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化“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确保每起案件都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要优化管理机制。聚焦办案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系统运用“三个善于”“三个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持续提升检察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办案模式转型升级,让办案流程更规范更高效。要提升办案质效。坚持“办案+监督”双轮驱动,在日常办案中注重挖掘和培育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个案高质效带动整体办案质效提升。
围绕控告申诉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他指出,要以科技赋能助力法律监督线索发现。用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网格员上报的信息和风险隐患、12345政务热线平台,汇总分析基层治理堵点难点,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筛查信息,拓展检察监督线索来源。拓展视联网在检察办案中的应用,开展调查核实、权利告知等办案活动,积极探索“视联网+简易听证”“云上调解”等场景。积极应用控申业务法律监督模型,主动对接相关单位获取数据,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要深入做好常驻综治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按照“五个规范化”要求,稳步建立健全综治中心与检察机关之间的职能定位、工作流程、协作配合等制度机制。注重外部协作,加强与综治中心、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的人员互联、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实时获取、分析风险隐患,主动发现法律监督线索。加强内部融合,发挥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优势,多部门协同发力,构建线索发现、研判会商、协同办理的工作新模式。要持续提升控申案件办理质效。落实落细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事项的受理工作。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落实“三到位、一处理”的要求,夯实办理责任。注重“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贯穿检察办案始终,综合运用刑事和解、民事调解、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司法救助等措施,多措并举化解矛盾,做到事心双解、案结事了。落实案件检查和评查制度,强化刑事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定期开展案卡填录情况通报,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