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在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检察公益诉讼始终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联系在一起。2022年,汉中市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立办公益诉讼案件1409件,向行政机关提出诉前检察建议1257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29件。5起案件被陕西省检察院公布为典型案例,18起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千案展示”,进一步彰显检察为民担当,全力当好群众美好生活守护者。
守正创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华基因库,汉中地处秦岭巴山之间,“秦岭四宝”穿行其中,无不彰显独特的生态魅力。如何立足职能在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中贡献检察力量,一直是汉中公益诉讼检察关注的重点。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以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全省检察机关“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基地”“大熊猫(秦岭)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等方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汉台区检察院针对外来有害植物齿裂大戟入侵且持续扩散可能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问题,借助专家智慧提供专业知识支持,并将检察建议与公开听证相互融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及时清除有害植物。并推动在全市开展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秦巴生态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充分体现检察公益诉讼“预防性”“治未病”的重要价值。
“小案不小办”促进规范用餐用药安全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聚焦网络餐饮、食品摊贩规范经营、消毒产品违法添加、中医药保护等领域,积极部署开展专项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南郑区检察院针对牛羊养殖、屠宰及牛羊肉销售中未进行免疫接种、无产品检验检疫证明、无人员健康证明等可能威胁食品安全的问题,灵活运用公开听证、检察建议、圆桌会议等办案手段,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协同治理,有效防范疫病传播风险,切实守护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汉中市检察院以开展消毒产品专项检察监督活动为突破口,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1件,立案21件,提出检察建议18件。通过办案,督促行政机关查处涉案产品57.8千克、责令召回问题产品2300余盒,有效规范消毒产品生产销售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聚焦急难愁盼,拧紧群众身边“安全阀”
推动综合治理,助力民企健康发展
坚持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同向发力,积极形成“以监督促监督”公益保护合力。2022年3月,汉中市检察机关在市“两会”期间下团听取人大代表审议工作报告时,接到人大代表反映的“南郑区某民营酒厂附近河道内乱倒垃圾、生活污水直排污染环境,影响民营酒厂酿酒品质”的问题线索。后经检察干警现场走访调查,了解到河道污染的问题在近期确实存在,而且如果长期如此,还可能危害民营酒厂取水古井的用水安全,对该厂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鉴于此,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座谈磋商、诉前检察建议等方式,运用“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积极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破解行政机关“九龙治水”难题,在推动河道生态环境得到综合治理的同时,也保证了民营酒厂酒质的安全、稳定,全力服务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增进公众参与,彰显公益代表“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