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党建

“人大+政协+检察”同向发力,以双向衔接机制绘就民生法治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5-06-05
  近年来,汉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汉台区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积极构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推动人大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深度融合。通过机制运作双向赋能、协同共治,有效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着重机制建设,打造衔接规范流程。汉台区院积极推动区人大常委会出台《汉中市汉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与区政协会签《关于汉台区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双向衔接转化的操作路径,确定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检察建议的转化范围、步骤及督促落实机制,并聘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益心为公”志愿者,通过案件办理、调研反馈等形式深度参与监督。同时,检察机关加强从建议、提案中筛选案件线索,注重将检察建议转化为人大建议或政协提案,形成“检察建议—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监督办理—整改评估”闭环,充分将监督合力转化为治理效能。
  着重线索转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汉台区院与人大、政协建立定期数据交互机制,主动收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同时,从人大工作报告和政协委员的“社情民意专递”中深入挖掘线索。近年来,汉台区院对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筛选研判,共梳理线索12条。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清理固体垃圾3吨,修复生态环境60亩,整治食药行业问题单位14家,推动相关部门组织开展食药领域专项活动2次。同时,汉台区院着力推动检察建议转化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促成检察建议转化人大代表建议2件,政协委员提案2件,切实从制度层面消除行业监管漏洞。在办理督促整治母婴照料服务机构不规范经营行政公益诉讼一案中,针对母婴照料机构无主管部门的问题,汉台区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联合治理的同时,将检察建议抄送政协,促成委员提案的形成,并同步向汉台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提出了《关于尽快确定汉台区产后母婴护理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最终将区卫健局确定为母婴保健工作的监管单位。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妇女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着重联合调研,夯实法律监督依据。汉台区院定期筛查案件线索,对民生法治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检察人员成立联合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自《决定》《办法》实行以来,汉台区院围绕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问题,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31个社区,发放问卷263份,为后续政策制定和法律监督提供了有力依据,立办案件7件。
  着重平台搭建,共商解决重点问题。汉台区院构建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会议,共同商讨涉及民生法治领域的重大事项、重点问题。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并将其作为制发检察建议的重点参考。会议围绕特定案件展开交流,面对面听取意见,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案件办理实效。2024年以来,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情况,汉台区院聚焦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经营、外卖食品安全和消毒餐饮具卫生等领域,召开联席会议4次,广泛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意见,转化形成检察建议5件,案件成效取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汉台区检察院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密团结、砥砺前行。不断加强双向衔接转化工作,聚焦社会热点、痛点问题,通过人大、政协、检察三方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为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检察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