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的创作开始于1944年、结束于1948年,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是老舍长篇小说中的代表作,这部文学作品是老舍生前自认最好最满意的作品,也是抗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丰碑。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四世同堂”是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代名词,体现一种幸福、一种美好:老人含饴弄孙,休闲自在;成人努力工作,追求成功;小孩轻松愉快、茁壮成长。而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活生生的北平沦陷区普通老百姓的抗战史,以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四世同堂”这个标题高度凝练,特别具有概括性,非常恰切小说的内容:“世”是时间概念,“堂”是空间意象,不同世代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变动的时间在稳定的空间中展开,隐喻了在特定疆域(小羊圈胡同—北京——中国)发生的现代历史剧变,自然衍生出一个普遍的命题,即个人与时代、家国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