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是一部近年来少见的中国通史类型作品,作者沈刚综合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优势,调动了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知识,从秦汉讲到明清,基本涵盖了帝制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诠释模型。凸显了两大特色。
其一,本书通过聚焦中国主要帝王的治理实践,较为完整地呈现了秦统一后政治发展的概貌。从秦始皇至慈禧太后、光绪帝,作者对四十余位重要的统治者作出评论,提到的皇帝超过百位;其二,作者以大环境(内外部各种条件)、价值观(官方的统治理论)、方法论(政权的统治策略)、组织(统治集团组织体制保障,包括团队、机构两大方面)和资源(国家人力、财力等资源动员水平)五个维度,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主要朝代的兴亡得失,力图揭示帝制中国皇权系统的运营逻辑。
具体到每一位最高统治者的得失成败,作者关注其统治的价值观、方法论、组织和资源等维度的平衡,以及与大环境之间的互动,主要探讨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性、组织和资源的匹配性两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