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西安铁检:追寻 在红色历史足迹中追寻初心和使命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2日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之魂,这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接受精神洗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七一前夕,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第一、四党支部组织党员干警来到延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纪念建党98周年主题党日活动,路途上,该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刘怒航要求党员干警以此活动为契机,照中央、省委、高检院、省院、分院对主题教育及各项工作的要求,认认真真把主题教育抓实抓牢抓出成效。  

  党员干警先后到梁家河村、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等地接受现场教育,并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 

  走入梁家河 

  梁家河村史馆建于2012年,原为梁家河村小学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这句话,这里曾是青年习近平当年下乡,艰苦磨砺、拼搏奋斗,挥洒过七年青春汗水的地方,这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也是中国梦的发源地。干警们前往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淤地坝、知青井、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和知青旧居等地参观,深刻了解了青年习近平插队落户时克服困难、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磨练的事迹以及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矢志改变落后面貌的励志故事。 

  走入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现有馆藏文物3.5万多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图书1.3万余册,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馆内陈列的主题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并将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实践和理论设计为六个单元展示:一、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二、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三、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区;四、延安精神的发祥地;五、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六、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馆内展示内容不仅有老照片和文字介绍,还有许多模拟景观、场景复原和半景画,真实地再现了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实。 

  走入枣园革命旧址 

  194310月到19473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人先后由杨家岭搬到这里居住,枣园也就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园门不远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的雕像在青山绿水、花草树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大。在枣园革命旧址,干警们跟着讲解员参观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旧居。 

  观看《延安保育院》 

  当躺着的历史站了起来 

  当沉寂的历史鲜活起来会怎样? 

  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 

  让延安岁月立体再现 

  勇敢无畏的院长妈妈,吟唱信天游的放羊老人 

  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感人至深的无私大爱 

  《延安保育院》 

  小题材、大境界,小故事、大精神 

  为党员干警们带来不一样的红色体验 

  该剧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那些烈士的遗孤和战士的孩子们到达陕北,在延安保育院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并随部队转战陕北,东渡黄河,走向新中国的过程。 

  思想的洗礼 心灵的触动 

  回顾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梁家河这个小村庄,深深包含了青年习近平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成为每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置身延安革命纪念馆,仿佛把人们又引入了那令人难忘的火红岁月。近距离感受那段红色年代,干警们感到无比震撼和钦佩,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自强不息、心怀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在枣园革命旧址,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年代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一个个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体会延安精神,干警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峻形势下追求理想的种种艰辛。臧克家有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们,属于后者。《延安保育院》通过精彩细致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演,着重还原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保育院抚养和教育革命后代的故事,歌颂了保育院战士们崇高的母爱和博大的胸怀,呈现出革命时期延安保育院所承载的的伟大力量,彰显出战争年代里先烈们的大爱精神和纯真为民情怀。 

  感悟红色基因 

  从梁家河村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再到枣园革命旧址,以及《延安保育院》的观看,干警们思想得到了洗礼、心灵受到了触动的同时,找寻并理解了中国复兴之魂--延安精神。而红色基因正是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延安、瑞金、井冈山、遵义、西柏坡,无一例外因为“红色”而书写了历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艰苦奋斗、坚持梦想、勇往直前。面对困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讲述着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红色基因”蕴含的红色文化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真正的革命者从来不缺乏革命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突出表现在越是困难时期,他们对革命的信仰越执著、革命的意志越坚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程,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这种红色基因传承下书写的光辉篇章。 

  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是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军魂;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是高度自觉严格的革命纪律;是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品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检察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 

  杨春雷检察长为陕西检察事业确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陕西检察品牌”的工作思路。他提出,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著名的革命圣地,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全国少有。延安、照金、梁家河等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我省不可多得的政治优势。一定要把红色资源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转化为推动陕西检察事业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铁路检察院作为法律规定的专门检察院,目前我们正处于跨行政区域改革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对西安铁检院提出了新要求,管辖西安市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为西安铁检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个时期,再次学习延安精神是迫在眉睫的,我们不但要深刻领会其内涵要义,而且要从延安精神中升华出指导实践的智慧,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将红色文化理论转化为破解改革难题、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树立改革浪潮中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新品牌,使红色基因迸发出新时代光芒,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二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强化“四个意识”,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检察机关落地生根。三是要把人民性作为开展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作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基本途径,努力提供更多更好更实的“法治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要,回应人民群众对追求正义的新期待。四是要实事求是,敢于创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积极探索推进捕诉合一和检察工作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新时代检察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五是要发挥西安铁检院吃苦耐劳讲奉献,严格管理守规矩的优良作风,始终勇于于奉献,多一份感恩之心,多一点奉献精神,敢于担当,甘于付出,更加努力地把工作做好。六是要团结奋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检察监督上来,精力不分散,团结一致就一个目标,始终做到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 

  结束语 

  这次主题教育学习,让干警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并找寻到和理解了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在检察工作上坚守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和使命,自觉弘扬维护法治、追求正义的检察精神,立足于本职工作,结合法律监督职责,把党的初心和使命转化为行动,进一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努力为“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 

  (作者: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 陈娜 编辑:祝长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