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文化

法律人看世界杯

发布时间: 2019-01-29
  

   门户网站输入“世界杯悬案”搜索,排名前三的事件是:“马特拉齐是如何激怒齐达内的”、“罗纳尔多为何迷失法兰西”、“英格兰本土捧杯,门线悬案成世纪之谜”,发生的时间距今分别是12年、20年和52年。在球迷中随便抛出任何一个问题和一箱啤酒,你会发现他们瞬间都成为了雄辩之才: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对于球迷们来说,这就是“迷”的魅力。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视频助理裁判VAR横空出世。视频裁判组通过12双眼睛、14块屏幕以及全场37个摄像机位监视着场上每一个球员的一举一动。世界杯八强呼之欲出之际,VAR已经狠狠的刷出了几波存在感:后卫先铲到球还是人;球的整体过没过门线;防守动作是否否恶意等等,主裁判跑去场边看过VAR回放,一切纷争异议都戛然而止。  

  国际足联前主席布拉特曾经就VAR的广泛应用提出不同意见,他坚持认为裁判的漏判、误判属于足球比赛的一部分,应当予以包容和尊重。某种程度上看,布拉特维系了属于足球的独特魅力---留下悬案,让后人们长久的回味和评价吧。看看本届世界杯也确实如此,目前为止出镜最多的字眼是“冷门”、“回家”,关于裁判判罚的争议几乎销声匿迹了。

  竞技比赛中引入高科技技术并不少见,比如还有羽毛球比赛中使用“鹰眼”技术来判定球是否出界,哪方得分。大概是干刑事检察工作的原因吧。

  每每看到这些比赛,我免不了总会和法律裁判规则比较一二。说刑事证据的认定和裁判需要法律工作者付诸毕生研究的话实不为过,几代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法治进程。就我个人的工作体会,刑事证据是裁判的基础,各种证据是否存在,能不能取到是一回事;如何取得,取来能不能用又是一回事。就如同足球场上发生的种种情况,裁判就像侦查员,裁判能看见的就是证据,看不见的就不存在;或者,裁判即使看到了装作看不见,奈何?

  好在,日臻完善的刑事法律体系总是能揪出和修正法律界中的一些“黑哨”和“误判”。而对于没有恶意而出现的漏判、误判的足球裁判,球迷们很少会再去追究。但是,刑事法律的错判、误判终究不同于绿茵场上的哨音,最大区别是裁判者是否具有正直的理性。足球场上引发争议的判罚有很多人力不能及和不确定因素,没有VAR的时代,裁判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决定,跟着球员满场飞奔还要搞脑力劳动,确实不易。而我们每一个作出刑事决定的司法人员呢?如果被刑事规则以外的东西蒙住了眼睛、糊住了脑子、击垮了初心,由此作出的判罚真是比“黑哨”还黑啊!

  再回到世界杯,VAR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足球的魅力值,看着越来越多喜欢的球员离开世界杯的背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是,这些球员走得明明白白,没有疑惑和不满,对得起他们洒落在球场的每一滴汗水。多年以后,背影也许会成为足球的另外一种魅力吧。作为法律人,看过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球赛,我们回归的必须是更高的理性,让我们吹响的“哨音”是永恒的正义之音!

 

(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检察院    王蕴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