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说什么?没人知晓,只不过有些被翻译了,比如布谷鸟的叫声,常常被说成:“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在我老家,这鸟叫被翻译成:算黄算割。

算黄算割有个故事来源,传说有个书生要上京赶考,走之前,在自家麦地里看,麦子还是青色,他想等他回来时,麦子正好可以收了,结果书生赶考回来,麦穗早已熟透掉落在地里,颗粒无收,书生悔恨不已,一气之下,死了,死后变成一只鸟,在空中盘旋,叫着“算黄算割”,提醒人们,麦黄了,黄一点,割一点。后来,这只鸟,每年在麦收时,就早早奔忙在村庄上空,算黄算割,让人们赶快收割。
在我们老家,鸟儿的叫声,多数与农时有关,有一种叫种谷鸟,种谷,种谷,收割后及时种下谷子,不要耽误了播种。
这些鸟的语言,是我们农耕时代的一种记忆。
最近正是关中地区夏收割麦的季节,这时往塬上走,就会看到成片金黄色的麦田,如果静心听,空中不时传来算黄算割的叫声,一边飞一边叫,为这一片丰收在望的田野增添几分收获的沉静。
我就是听着这个传说长大的,小孩子会把这个故事当成真事,经常想那事一个人啼泪含血的忠告,对这个读书的书生总是充满了同情。
鸟的叫声,本来可能并没有什么含义,被人们赋予某种含义时,鸟与人们的生活有了一种联系。
农耕时代的麦收季节,成了记忆深处的一种符号,每到端午前后,记忆自动回拨回放,过去,收割、播种都是农家的头等大事,人的生命节奏中,农忙时节是大人、孩子都非常重视的特殊时节。即使现在生活在城市,身体记忆的信息也会自觉调成一种时时不能不敢忘却的回放,收麦成了一种带着仪式感的要紧大事。现在每年回老家,人们聚集最齐的一个是过年、一个是麦收,当麦子从地里收回来,嗮到自家的场院上时,人的心,仿佛才安定下来......
算黄算割、算黄算割、鸟儿飞过的地方,成片的麦田伫立着,等待着回归的人们。
作者:渭滨区人民检察院 武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