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队伍建设 > 人物风采

【公诉风采】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记宝鸡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张宁同志

发布时间: 2020-07-31

  20206月,对青年检察官张宁来说,注定意义非凡而难忘,因为他正式工作不到两年就被单位推荐参加了宝鸡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并且在比赛中获得了“十佳公诉人”的称号。 

    

  2016年,从陕西科技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张宁如愿以偿通过政法干警定向委培考试,进入四川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习。顺利毕业后,于20193月正式进入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投身于他挚爱的检察事业。 

    

深耕主业,维护公平正义 

    

  刚进院,张宁被分到刑事检察部门工作,成为了一名检察官助理,辅助员额检察官办案。他从一点一滴做起,精雕细琢每一起案件。他辅助办理的第一个案件是一起盗窃案,案情虽然较为简单,但作为一个从未有过辅助办案经历的刑事检察新人来说,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程序都让他积累了工作经验和知识。由于没有审查案件经验,每当在辅助办案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都会虚心向前辈请教,明确公安机关移送的每一个文书和证据的意义,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用笔记下每一个办案流程和步骤。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他很快掌握了案件办理的全部流程、案件审查的注意事项。20199月,在办理赵某某涉嫌盗窃罪一案时,该案涉案事实达10余起,盗窃所得赃物分数次卖给了不同的废品回收站,细心的他通过计算数额,查找相关法律规定,发现其中一废品收购站的老板胡某达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立案标准,遂依法对胡某予以追诉,法院最终依法对胡某作出有罪判决,打击了违法犯罪,维护了公平正义。“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这句话在张宁心里打着深深的烙印,虽然案件情节繁简不一,但是每一个犯罪嫌疑人的人生都应被平等对待,要办好经手的每一起案件,就要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

    

脚踏实地,养成“三勤”习惯 

    

  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最大的不平凡。张宁兼任本院刑事检察部门的内勤,负责向部门负责人及干警传达会议通知、活动安排等,按时向本院、区级部门、上级部门上报办案工作汇报、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典型案例、案件数据等日常工作及本部门后勤保障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养成了“三勤”习惯。一是“勤说”。他深知内勤是部门的“汇报员”,遇到该汇报的事情要及时汇报,该传达的及时传达。在部门同事的眼里,即使是一个会议通知,张宁都会及时不遗漏每一个细节地通知到每一个人。二是“勤做”。他深知内勤是部门的“服务员”,部门的事情,主动去做,及时去做,为部门做好服务。2019年,本部门办理的所有提起公诉的案件案卷均由他向法院移送,有时送案过程中遇到问题,在自己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他会及时汇报承办人,并与领导进行反复沟通。三是“勤写”。他深知内勤是部门的“宣传员”。他在做好部门材料写作的同时,主动承担起检察宣传的任务,不仅自己写,还带动身边同事一起写,讲好检察故事。工作以来,累计写作、报送材料数十份,多篇宣传稿件被正义网、陕西检察网、陕西检察微信公众号、宝鸡检察微信公众号刊登、转载。 

    

敢于挑战,不断提升自我

    

  他喜欢学习,20196月参加了宝鸡市陈仓区党建党史知识竞赛。在准备此次比赛的过程中,他第一时间下载了相关参考资料并分享给队友,积极备战,总结记忆顺口溜,利用工作之余和队友进行互相测评。他喜欢朗诵,20199月参加了陈仓区区直机关第三届诗歌朗诵比赛。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陕北人,为避免在朗诵中出现“陕北味儿”影响团队的发挥,他一遍遍地通过看视频、听朗诵,模仿优秀朗诵选手的发音、动作、朗诵情感,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朗诵姿态,正是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让他在朗诵场上神态自若、站如青松。他热爱论辩,201911月参加了川陕甘第八届公诉人论辩友谊赛,获得“最佳辩手”称号。为了准备比赛,他利用午休、晚上、周末时间一遍遍与队友进行辩点分析、论辩演练,即使很累,但他觉得很快乐。他明白,只有努力了、付出了,才能不断成长。 

    

    

孜孜不倦,以学习促成长 

    

  作为一名党员,他坚持理论学习。在同事眼中的,他是院里那个“学习强国”积分排名第一的年轻小伙,“学习强国”是他的学习渠道之一,坚持在“学习强国”里学习最新的时事政治、各地的风土人情、各类理论知识、党建党史已经成为张宁每日的“必修课”;最高人民检察院开设的“检答网”是他专业知识学习的“充电区”,通过日常搜索问题、浏览解答、学习规范性文件,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办理一起涉嫌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审查逮捕案件中,他参照“检答网”上发布的补充侦查提纲参照范例,撰写了《继续侦查提纲》,条例清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得到了员额检察官的充分认可,侦查人员取证有了针对性,取得了较好的办案效果。为了掌握学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适用及意义,他将2019年高检院发表于“检答网”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控辩审”三人谈视频看了多遍,将两高三部《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读了数遍。他坚持每日浏览检察内网,了解最新的检察动态、法律政策,看到其他院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他就记下来,研判分析是否可以借鉴,为部门以及院里开展工作建言献策。学习无止境,他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踏准时代节拍,适应检察工作需要。    

  作为青年干警,应不负韶华,追逐梦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经过一次次历练,他将更加笃定前进的方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