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图说检察

【法治进校园感想】守护好每一个孩子

发布时间: 2021-06-10

   

    今年的6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在 “六一”前夕,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法治宣传等系列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63日,我作为“未检办”检察人员前往段家镇明德小学为学生们讲了一堂法治课。我了解到讲课面对的群体都是小学生,而且基本都是留守儿童,所以将讲课内容确定为“如何保护自己”,我认真准备讲稿,并提前制作好PPT 

  下午三点,我们从单位出发,大约二十多分钟,与同事们跟着导航找寻到了明德小学。学校坐落在农村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四周都是农田,田地里小麦都已经染上了金黄,一个个麦穗迎着骄阳。 

  在学校门口,有个中年男子在院子等候着,看到我们后,他立即走过来热情地为我们打开校门并带我们进入学校,学校不大,教舍也有点陈旧。经过交谈,才知他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校长姓杨,非常随和。杨校长向我们介绍全校总共有62名学生和8名老师,有的年级只有几个孩子,比如一年级只有六个孩子。我说,既然孩子这么少,为何不与镇上学校合并呢?校长回答道,这里的孩子家庭都相对困难,一些孩子是爷爷奶奶送来上学,如果距离家太远,爷爷奶奶是没有办法送去上学的,一大部分孩子就会辍学,所以学校还是得存在。我突然想到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影片中的老师魏敏芝历经艰难从城里找回了辍学的孩子,乡村教育条件还是得改善。 

  杨校长带我去多媒体教室,他说这是全校条件最好的一个教室了,走进教室,我发现其实这个教室同时应该是化学实验室,屏幕投影有点模糊,没等我反应过来,校长已经站上桌子开始修理,我惊奇地说,您竟然还会修理多媒体设备啊?杨校长说,没办法,在这里每个老师都得会许多技能,设备坏了得自己修,不然找人来又要花几百块钱。 

  修好设备,校长通过学校广播,通知全校师生来学校多媒体教室听法治讲座,孩子们走到教室门口,胆怯地站着,不敢进来。校长让大家排成队进教室,孩子们一边走,一边好奇地望着我,我笑着跟他们打招呼,他们都害羞地低下了头。 

  授课过程中,因为教室没有话筒与麦克风,全程我都用嗓子喊着,孩子们也特别配合,每当我提问时,孩子们一个个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他们的童真与快乐也深深地感染着我。第一排的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对于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抢答,第二排的小男孩站起来回答问题还是有点害羞,后排高年级的孩子们不怎么活跃,但一直都在认真地听着,我不知道这堂法治课,能带给他们什么,只是希望如果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能够保护好自己。 

  授课过程中,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问到孩子们隐私部位,或者案例中提到强奸罪、强制猥亵罪时,孩子们都会自然地选择屏蔽,都有点不好意思,都回避去谈论这样的话题,可是许多案件的发生,就是由于孩子们对于性的无知,而忽视了那是“坏人”对自己的侵害。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孩子们对于熟人都特别信任,而恰恰许多犯罪都是因为是熟人,才让被害人放松了警惕,所以才会有“披着羊皮的狼”,让他们趁虚而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谈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希望每一个少年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文字:张建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