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甲辰龙年步入尾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5年春晚吉祥物灵蛇“巳升升”即将上岗。“巳升升”整体设计参考甲骨文的“巳”字,名称寓意“事事如意,生生不息”。其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设计灵感则来源于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唐鎏金坐佛纹云头银如意。
唐鎏金坐佛纹云头银如意是一件唐代的金银器文物,1987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收藏于陕西宝鸡法门寺博物馆。鎏金坐佛纹云头银如意通长50厘米,云头宽16厘米,柄宽2.3厘米至2.9厘米,重762.5克;钣金成型,柄为扁长条形,素面,头部呈如意云头状,正中錾刻一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的佛像;坐佛两侧各有一供奉童子,面佛半跪于莲台之上,或合十或捧盘,其下有莲瓣团花。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工艺品,外形和灵芝相似,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换句话说,它就是今天被戏称为“不求人”的痒痒挠。自地宫出土的如意共两件,除鎏金坐佛纹云头银如意外还有一件素面云头银如意。素面云头银如意长60厘米,云头宽21厘米,重405.7克,通体用银材钣金而成,头部为卷头云纹状,如意柄上扁下圆,通体光素,柄上錾文。在佛教说法及举行法会时,法师常手持如意,可记经文于其上,用以备忘。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如意,其形制已由实用器物向赏玩器物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用途逐步减弱,装饰用途逐渐增强,造型更加多样,加上如意这个吉祥名字,最终如意成了深受大家喜爱的陈设摆件。
法门寺地宫千余年间历经数次浩劫,仍能安然无恙,离不开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守护。时间进入20世纪,法门寺地宫的珍宝曾经历过一次危机。
1939年春,时任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常委的朱子桥将军一边在陕西赈灾,一边保护和修缮文物古迹。朱子桥组织民工在法门寺宝塔地基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传说中供奉佛骨舍利的地宫。但他意识到时局动荡、战火不断,为了不让国宝被毁,朱子桥等人便立下誓言要保守秘密,他们不仅自己没拿取文物,还重新封闭了地宫。
在朱子乔和当地群众维护大义的缄默中,直到1987年,尘封了1113年的法门寺地宫,因其上的塔体坍塌重建而被发现,在31.48平方米的地宫里,出土了2499件大唐宫廷文物,包括消失千年的秘色瓷、来自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银器是唐代具有明确宫廷属性的一批重器,反映了唐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扶风县检察院将坚持能动履职,携手文物保护及相关部门同向发力,共同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运用法治之力更好守护文物和文化遗产,让他们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