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检察组看完了,感觉是一部挺不错的电视剧。演员都是老戏骨,演技在线,颜值有生活感。熊少峰和张有成秘书太像身边的油腻大叔了,漏肌肉没有胸肌,但是不失可爱和真实。
其实关于观众们的部分吐槽我个人很不赞同,因为《巡回检察组》跟《人民的名义》本身就是两个故事,而且原班人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都让观众眼前一亮,大到剧情走向,小到角色的服装造型都很出彩,而且还添加了不少悬疑色彩,没有一个废镜头,没有一句废话,开篇就为主线故事埋下了很多伏笔。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剧中东川省政法委书记张友成提出“人民的正义”一词,他认为搞政法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给所有人民一个正义,这种正义超越权力,超越金钱,超越一切。所以我就想谈谈我对于司法正义的理解。
现时,在不少个案中的确做到了个案公正和司法正义的最好契合。如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原型陆勇案,司法机关作出的不起诉结果,就是个案公正和司法正义的衡平,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适价值观。2008年的深圳机场清洁工检拾300万黄金饰品案,司法机关准确认定为自诉型的侵占罪,同样也是符合司法正义的期待。
那么检察机关的工作者,应该怎么让个案公正和司法正义的偏差更好地契合呢?首先,做一个有温度的司法者。司法不应该仅仅是证据的采信与排除,也绝不应该是冰冷法律法规的简单适用,而应该探寻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的最佳结合点,探寻法律背后的真正愿意。司法者绝不应该是冰冷的,而是应该有温度的,不能做机械的法律适用者;也不能是过热的,夹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不够理性地看待案件、裁判。然后,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司法者的业务素质,法律相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总是滞后。冒充他人名义从“蚂蚁借呗”申请贷款,带来究竟是贷款诈骗罪还是诈骗罪的疑问;替换二维码非法获取钱款的被告人,到底是在偷还是在骗?这些都是现实给司法实践带来的新问题、新争议。作为司法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水平,才能在个案中实现对司法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