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西行,马之东来,在陕西紫阳这山水相依、江河交汇之间,有一条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神秘而古老的商道——茶马古道。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明,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那些古老的石板路、残存的驿站遗址,静静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中国茶马古道有三条,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是最早进行茶马贸易的古道,也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唐朝时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之一;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第三条是滇藏茶马古道。
按照有文字记载,唐代自“武德八年(624年)在青海风承戊与吐谷浑互市开始,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凉州六谷部奏请宋廷通道泾州,以“贡赐”的方式获取茶叶、丝帛高于马值的回赐;元朝时自由贸易;明朝276年严密的“茶马法”持续推行;到“清沿明制”,同治年间“改引为票”;民国至建国初期甘肃、西宁、宁夏“毛葫芦”在紫阳贩茶止(1952年)。陕甘青茶马古道共续存1328年。
陕甘茶马古道,是一条浸润着茶香与历史的诗行,而它的序章,便从陕西安康的紫阳县写起。它的始发地,是紫阳瓦房店,上通巴蜀,下接荆湘,因水陆交通便利成为汉江地区重要的水运码头,它是明清时期伴随茶马贸易而兴的商业小镇。紫阳茶,便是这条古道上流通一千多年的重要物资。在这里,茶叶与马匹的交易交织出一幅繁荣的画卷。
古道从青山绿水之间启程,携带着清冽的茶香,沿汉江西行,穿越秦巴山地的险隘,经过汉阴、石泉到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从古河州(临夏)出境。
2025年2月19日,紫阳县人民检察院会同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来到陕甘茶马古道对保护情况开展寻访,着重就陕甘茶马古道管护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寻。
检察干警重点对北五省会馆中的川主会馆、观戏楼、鼓楼、壁画、江西会馆等地进行走访,实地了解文物的历史渊源及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就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随后,一行人沿着陕甘茶马古道登山步道向上而行,随着道路蜿蜒攀升,仿佛踏入了一卷被岁月晕染的水墨长卷。脚下的青石板被时光磨得温润如玉,缝隙间钻出几丛倔强的野草,茶香与风铃在耳畔低语,恍惚间似有马帮铜铃叮当,只见那驮着茶包的骡马正从历史的褶皱中走来。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文化交融的桥梁,汉族的茶文化与少数民族的马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下一步,紫阳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贯彻落实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凝聚保护合力,提升协同共治效能,让紫阳茶的芬芳与法治理念一同沁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