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向阳镇瓦房店为汉江支流任河与渚河的交汇之地,上通川蜀,下达荆湘,是川、陕、鄂水路交通的重要码头,是明清时期伴随茶马贸易而兴的商业小镇。当时,紫阳瓦房店因其独有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成为整个陕南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有着西北“小汉口”之誉,商贸活动繁荣。
瓦房店整个会馆群由北五省会馆、四川会馆等组成保存,较为完好的则是北五省会馆。北五省会馆历经岁月的沧桑遗世独立,建于明清时期。其中,馆内壁画是目前陕西境内最大的一处清代建筑壁画,正殿过殿三面墙壁有近200平方米的清代壁画,是会馆内的最珍贵的历史遗迹。2013年3月,瓦房店会馆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月1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省、市院部署开展的“寻访文物古迹、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紫阳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敬带领第二检察部干警前往向阳镇瓦房店会馆群开展寻访活动。经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行人先后走访了川主会馆、北五省会馆等地。
沿着台阶走进会馆里,里面的老建筑得以“展现”出来,一眼就能望到高大桂树、高挑屋檐、开敞的观戏楼……随后,进入院落至北侧过殿和正殿,仔细查看了墙面上绘制的壁画。工作人员介绍道,壁画对众多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等描绘极为生动传神,场景宏大,用笔细腻,主要有《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二十四孝图》《双龙戏珠与天官赐福图》等,壁画经过修复后,瓦房店会馆建筑群和壁画成为了紫阳一景。
通过此次寻访,赵敬检察长表示,我院将立足本地文物和文化遗产禀赋,充分运用立案监督、检察建议等检察办案手段,将寻访、办案、传承同步进行,交叉开展,集中力量办理高质效案件,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寻访”“保护”“传承”文章。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紫阳县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监督职能,按照省院、市院安排部署,深入扎实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让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时代光彩,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