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里说到:“2020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里的“极不平凡”,是指我们不仅要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还要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的严重冲击。但是即便是如此“极不平凡”,在万般艰难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披荆斩棘,成功抗疫,创造了更加辉煌灿烂的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我们的科技创新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到北斗星导航系统部署完成,再到嫦娥五号“挖土归来”,一系列科技创新成就闪亮登场,印证着中国高质量发展铿锵有力的步伐。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五年的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脱贫攻坚历经8年,在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徐徐开启...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国家在艰难险阻中拥有“巍峨伟力”的极不平凡;我们的人民在攻坚克难中具备“坚韧不拔”的极不平凡。无论是逆行出征的豪迈、患难与共的担当,还是英勇无畏的牺牲、守望相助的感动,在这极不平凡的背后,有我们医护人员奋不顾身的驰援疫情,科技人员夜以继日的创新突破,基层工作人员不分昼夜的岗位坚守。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前进的道路并非坦途,越接近胜利的彼岸,面临的考验也越严峻。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作为青年一代,要在这洪头巨浪中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首先要心怀家国情怀。李大钊先生曾经曾经说过:“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建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广大青年干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必须要有爱国的赤诚之心,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有愈挫愈勇的坚强品质,热爱我们所处的时代,辨清我们行进的方向,才能用我们的爱国之心,来酬报我们的爱国之志。其次还要提高我们的专业化能力。空有一腔报国之情是无法为祖国效力的。作为每一个平凡的我们,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勤奋努力,于平凡之中提炼精粹,于细微之处寻找突破,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总结,用最质朴的热情对待最普通的工作,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报效祖国的正确打开方式。第三要增强忧患意识。习近平同志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当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时候,我们更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戒骄戒躁,沉着冷静,自信而不骄奢,谦虚而不谦卑,才能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用“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淡定和洒脱,勇往直前,乘势而上,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让2035年的远景目标早日成为我们理想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