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位农民的儿子。对待群众象春天般的温暖,对违法犯罪分子,他却嫉恶若仇。从检16年,经他手将100多名职务犯罪分子送上法庭或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面对犯罪嫌疑人家属送来的厚厚“红包”,他断然拒绝,宁愿自己坚守清贫;
听到犯罪嫌疑人扬言报复的威胁话,他正义凛然,报以轻蔑一笑;
因为办理了妻子所在单位领导的受贿案,妻子被“下岗”,他义无反顾,一查到底;
他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几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同志们称为“拼命三郎”……
他,就是岚皋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委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树峰同志。
投笔从戎献身检察事业
1996年,朝气蓬勃的小学教师张树峰毅然放弃即将被提拔为学校领导的机会,怀着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报名参加了县检察院的招干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踏进检察院的大门后,他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踏实肯干的作风,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得到快速提升,1999年顺利通过检察员任职资格考试,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检察官。同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反贪局侦查科科长,那年他才26岁。然而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更加注重学习和从严要求自己。他积极参加检察院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挤时间系统学习检察业务和法律知识,认真研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著作,撰写了大量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文章。他还注重加强现代职业技能的提升,把休息时间都用来对会计知识、电脑操作、汽车驾驶的全面学习和掌握,取得了法律专业本科学历,逐渐成长为一名全面、复合型的人民检察官。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累累的果实,张树峰2001年、2003年被县委、县委政法委授予“破办案能手”、“优秀公务员”称号,2007年被市检察院评为全市检察系统“先进个人”,2004年、2008年被市委政法委、县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荣誉称号;所领导的科、局年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10年他又被组织提拔为反渎职侵权局局长。
依靠群众深挖案件线索
张树峰深知,检察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鱼。在担任侦查科科长期间,侦查科连他才3名干警,警力严重不足。然而他却凭着对检察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凭着惩恶扬善的正义精神,既勤奋肯干,又善于创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出了非凡的业绩。
一段时间,检察机关办案没有线索举报,善于在与普通群众接触中捕捉职务案件犯罪线索的他,经常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深入各界群众中利用一切机会倾听群众呼声、寻找案件线索,几年来,共摸排线索60余件,经初查后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就有20余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处理30余件,其中科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就有9件,占全院立案侦查科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80﹪,先后成功侦破了官元邮政支局长贪污、挪用公款90余万元案、县农业银行两任行长受贿案等一批大要案件,特别是他在全市首创“以事立案”侦破职务犯罪案件的方法成功侦破了县交通征稽所两任所长私分国有资产50余万元的案件,受到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检察院的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一身正气严惩腐败分子
“做好检察工作心中必须时刻装着群众,时刻维护群众利益,必须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所办案件是否经得起检验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标准”。这是张树峰为自己立的座右铭。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畏权势,不怕困难,勇挑重担。
2009年,张树峰在与佐龙镇一名群众交谈中得知,佐龙镇一优抚对象已经去世了许多年,却在镇民政所的领款花名册上看到“他”在继续领款。这样一个看似道听途说的议论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他立即带领干警对此秘密侦查,经过半年多的细致摸排调查,最终查明2名民政干部采用假图章冒领手段贪污优抚款17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将二人绳之以法,随后他又一鼓作气,对类似作案手法的城关镇民政所一名干部立案侦查,惩治了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分子,维护了群众利益。在审讯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求他网开一面,被他严词拒绝,犯罪嫌疑人狠狠地说:“这个案子也判不了我几年,小心我出来收拾你全家!” 张树峰泠然一笑,应答道:“我等着!”依法严惩了犯罪分子。
2006年,他被调到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相对于反贪部门,渎检部门不被社会了解,工作难度更大,他知难而进,更加创新努力,只用一个月时间就立案、侦查一起滥用职权案件,从而一举扭转了多年来渎检部门办案空白的局面。随后又广辟案件线索渠道,成功侦破多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案件,特别是今年在侦破县水利局干部玩忽职守造成国家100余万元损失一案的办案期间,妻子因病住院须立即手术,为了不影响办案,他只好忍痛将妻子交给亲友照看,当案件突破后,他打电话询问时,妻子仍然昏迷不醒,医生接起电话,第一句话问他“你还是病人的丈夫吗?你不知道手术会有生命危险吗?”刚强的他又一次落泪了。妻子手术住院的十几天里,他抽不出一点时间去陪同,去看护。然而却为国家挽回损失100余万元。他说,亏欠家人的可以弥补,但案件关键时刻,如果亏欠了,可能再也无法弥补。
几年来,通过办理渎职侵权案件有力地促进了岚皋的政风行风建设,受到群众好评。
两袖清风用青春谱写华章
张树峰家在农村,一家三口生活基本靠他微薄的工资,还要经常接济年迈多病的父母,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但他却淡泊名利,甘于清贫,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廉洁执法的作风。
2002年,张树峰负责侦查县农业银行前后两任行长受贿的重大案件。案件侦破关键时期,在县农业银行工作的妻子却突然被宣布下岗,顿时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面对襁褓中的孩子和妻子的哭诉,他坚定地说:“下岗没什么,只是给了我们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困难总会过去的!”。背过妻子,他悄悄落泪了。这一切他没有向院领导诉苦,而是默默地一个人承受,继续加快办案进度,直到将被告送上了庄严的法庭。为了生活,下岗的妻子只好出门打工,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但从未耽误工作,也从未向院领导叫过苦、喊过累。
2005年,张树峰办理一起村干部挪用本村17万元征地补偿款和贪污集体资金2万元的犯罪案件。一天深夜,犯罪嫌疑人的一个侄子悄悄找到他家,说明来意后,来人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对他说:“这是送给您的2万块钱,看看能不能放我大伯一马?” 张树峰厉声喝斥道:“你少来这一套!我再穷,也不会收你们的黑心钱!赶快出去,不然我按行贿罪收拾你!”来人只好灰溜溜地离去,最终依法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从事检察工作16年来,张树峰拒贿、拒礼价值10多万元。
在工作中加班加点是张树峰的“家常便饭”。2008年,在办理县粮食系统贪污、受贿窝案时,张树峰已连续在办案区工作了十几天。3月20日,由于疲劳过度他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诊断为长期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极度疲劳。当检察长到病床边看望他时,迷糊中的他竟然应答到:“案件已经突破,笔录做了没有?”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无不为之动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人民检察事业的道路上,张树峰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廉洁执法的品质诠释了“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深刻内涵,他时刻准备着用青春和热血,为他钟爱的检察事业再立新功!为检徽再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