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从细节入手,扎实开展扶贫领域精准预防工作,关口前沿,内涵丰厚,立意高远,工作扎实,措施到位,实现计划脱贫村全覆盖”。2016年11月中旬安康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安康预防工作时,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人大代表张宁这样说。
近年来安康市检察机关主动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放在党委和政府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中谋划,以“打造安康预防亮点,创安康预防品牌”为抓手,突出扶贫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系统预防、服务非公企业发展和警示教育基地建设,预防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主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飞地经济”、优化发展环境、脱贫攻坚及“十三五”规划等中心工作,市检察院相继制定了《关于为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服务的意见》、《关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的意见》,不断深化源头预防、专项预防和社会预防。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分析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情况,为党委和政府反腐倡廉工作建设提供决策依据。2014年以来,向党委和人大报送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22件,获得市县领导批示13件21人,其中市检察院的《2015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获得市委书记郭青和市政法委书记陈明重要批示,被省检察院评为优秀年度报告,被市政法委在《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工作简报》上刊登。
打造“精准监督服务精准扶贫”预防品牌。安康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战区,到2015年底,安康市仍有贫困村1158个、贫困人口58.17万人,需要产业、就业、生态补偿脱贫39.6万,需要医疗救助脱贫10.9万,需要教育扶持脱贫9.8万,需要兜底保障脱贫34.6万,2016年已投放扶贫资金3.3亿元。脱贫攻坚工作领域广、环节多、参与人员多、资金量大,扶贫资金的审批、发放、使用监管难度大,是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重灾区。市检察院检察长王万兴指出:扶贫工作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检察机关开展专项预防工作就要突出一个“实”字,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安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为确保专项工作取得实效,市检察院认真梳理近年来查办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经验做法,结合地域实际叫响“精准监督,服务精准扶贫”预防品牌,形成“54321”工作法。在全市按标准化要求推行“五精准、四防线、三结合、双查处、一满意”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法。在全市形成了“领导包片、中层包镇、干警联村”的网络化预防体系。围绕扶贫开发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制定精准预防措施,使预防工作做到领域精准、环节精准、岗位精准、措施精准、落实精准;认真实施“五个一”工程,给包联镇村的干部群众送一本预防职务犯罪书,讲一堂法治课,制一张廉政风险评估表,写一份征询意见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预防工作方案,筑牢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四防线”。认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基层行活动,把宣传法律与宣传扶贫政策结合;查办职务犯罪与打击侵害贫困人口的普通刑事犯罪相结合;把专项工作与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在做好预防的同时,严肃查办扶贫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切实维护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扎实做到全面梳理、摸清底数;整合力量、精心编织预防网;巡回宣讲,营造预防声势;挂图监督,实施“五个一”全程跟踪预防;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办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41件68人,开展案例分析27件,预防介入8件,发出检察建议16份,发现职务犯罪线索5件,组织宣传和警示教育154场,受教育5168人,推动单位建章立制3件,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保障扶贫资金安全、保障扶贫政策落实。安康市检察机关的做法被《检察日报》刊登,被省检察院检察长胡太平肯定,被高检察院推广至全国。
夯实重点项目预防。为遏制和减少重大案件发生,确保国家建设资金安全使用、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实现“资金安全、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目标,全市检察机关相继对白河县丹江口上游库区水土保持及污染治理综合项目,旬阳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旬阳县卷烟厂技术改造项目、汉阴洞河水库项目、十天高速过境改建项目等25个重大项目开展专项预防活动,并正在着手对安康富强机场建设工程,汉江大剧院、旬阳水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展专项预防。制定了《安康市人民检察院重点工程建设专项预防实施办法》,着力对重大工程和项目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同步预防。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在招投标活动中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通知》,2014年以来共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39251次,对发现有犯罪记录的企业和个人都建议相关部门作出了取消和限制招投资格的处置,重点项目预防成效显著。
积极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市检察院和市工商联联合召开了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座谈会,印发了《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安康市工商业联合会关于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紧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求,加大打击和预防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高标准建设警示教育基地。市检察院立足于顺应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大局,立足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于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化大局,与汉滨区检察院共同建设了安康市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基地围绕按照“大气、特色、创新、震撼”的思路进行规划设计,2015年年底开始筹建,2016年6月30日建成投用,面积约1200平米,由主体展厅、清风苑、丹青溢彩三部分组成。在布展内容选取上,“立足本市、辐射全省、面向全国”,实现全国时政部署与本地践行落实、正面道德感召与反面惩戒警醒有机结合。在特色化策展上,借助艺术手段再现汉阴“三沈”生活场景,传递出清廉向上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力和塑造力。整个基地通过声光电技术,将图片文字、多媒体演绎、场景还原、互动体验、实物展示等多元警示内容鲜活呈现在参观者眼前。目前共接待重庆、内蒙、汉中、咸阳、渭南等省内党员干部考察学习142场次5000余人,成为安康警示教育工作的最大亮点,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