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生态环境检察新闻发布会。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猛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情况。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任晋放主持发布会。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发布了5起生态环境检察典型案例,第五检察部负责人、汉滨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陕西日报、西部法治报、群众新闻网、西部网、华商报、安康日报、安康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应邀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
2024年,安康市检察机关积极响应安康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集结号,以高质效履职书写生态环境检察“安康答卷”。
力量聚合,凝结驱动、联动、互动三重合力
内外驱动。连续3年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生态环境检察工作。与市政府、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建立了3项协作机制。全市两级党委、人大和政府出台支持公益诉讼工作意见全覆盖。全市两级院与生态环境、林业、秦岭办等单位建立机制50余项,实现全市“河(湖)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田长+检察长”全覆盖。从行政机关聘任138名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助办案61件。
上下联动。市检察院成立生态环境检察办公室,跨院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汉江水质保护、湿地保护修复等3个特色团队,基层院成立10个生态环境检察办案组,形成“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技术人员+司法警察”专业化办案结构,通过市县一体上下联动,形成生态环境“打击、监督、预防、修复” 四位一体保护体系。
左右互动。市检察院牵头河南南阳、湖北十堰、陕西汉中、商洛市检察院召开了陕豫鄂毗邻地区检察机关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联席会,并会签了协作机制;与四川广元、巴中、达州市检察院、重庆市二分院、湖北恩施自治州院、陕西汉中市检察院、省检察院直属分院会签了大巴山脉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合力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部分基层院也与毗邻地区检察院、跨区划检察院建立了5项协作机制,共办理跨域协作案件2件,其中1件被省检察院评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市检察院牵头省检察院直属分院出台《关于加强安康检察机关与跨区划检察机关生态环境检察协作配合的意见》,在全省率先联合成立“生态环境检察协作办公室”。向跨区划检察院移送起诉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件,法院判决支持率100%。
职能融合,强化一体、综合、数字三种履职
推动一体履职。实现案件线索“一网汇集”、重大案件“一网办理”、办案资源“一网调度”,通过一体化工作机制成功办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职责案、镇坪县跨省非法取水案。出台推进公益诉讼检察与其他检察业务衔接工作意见,通过打破工作壁垒,强化线索移送,定期同堂交流,参与联合办案等方式提升“四大检察”融合履职水平。
坚持综合履职。近年来,聚焦安康“两山一水”自然禀赋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部署开展了“秦岭安宁 汉江安澜”“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益心巡江”“生态检察汉江行”等专项监督工作,办理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84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0件,向跨区划院移送起诉7件。
创新数字履职。始终践行“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理念,市检察院与石泉县检察院构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规范运行破坏水质类案件监督模型”荣获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三等奖。全市运用该模型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1件,制发检察建议49件,督促整治135家农村污水处理厂(站)和21处“厌氧+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整章建制、规范运行,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5份。
资源整合,实现政治、社会、法治三个效果
广泛发动群众。常态运用“线上+线下”“内宣+外宣”等方式开展法治教育和宣传,增强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从各行各业聘任了252名“益心为公”志愿者,研发了“随手拍”微信举报小程序,方便其提供案件线索和专业见解。在网格通APP、“321民情在线”公众号等平台设置举报窗口,将线索来源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助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大保护局面。
促推社会治理。常态推行“公开听证+以案释法”一体化办案模式,积极践行预防性公益诉讼理念,促进行政机关更好地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如市检察院办理的野猪等野生动物损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案,检察建议被市政协转化为政协提案,受到省政协关注并在全省作为经验推广。镇坪县检察院针对跨省非法取水问题向县政府提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该县开展了非法取水专项整治行动。
深化品牌培塑。持续培育生态检察品牌矩阵,形成“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警示性预防教育”多元共治模式,安康生态检察品牌被列入2023年全市司法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培树出 “秦巴秀色 汉水安澜”“十美石泉 五彩检察”“五新生态检察”等多个品牌,《生态环境检察多元共治模式探索》《2+5秦巴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新模式探索》等2个改革创新项目获得省检察院立项。去年以来,11个案例被省检察院评为生态环境检察典型案例,1件案例获评全市十大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案例。
下一步,安康检察机关将始终聚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实践导向,行而不辍,奋楫笃行,切实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精神要求在检察工作中见行见效,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