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市院动态

【群众身边的检察蓝】“第一书记”的扶贫之路

发布时间: 2018-11-27

朱声强同志,男,中共党员,出生于1964年9月,现任安康市人民检察院法警支队支队长。作为一个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人,正是因为对农村的这份牵挂,2017年3月,在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给他谈话,让他到岚皋县四季镇竹园村担任市检察院驻村工作队长,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他没有犹豫,一口便应承了下来。来到竹园村通过观察和多次走访,听村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使他对农村有了新的认识。农活虽苦,但那滚烫的汗珠子是清透而香甜的,农村虽简,但那份你帮我、我帮你的情谊是厚重而温暖的。诚然,目前尚有很多农民朋友被家庭变故、疾病等生活的压力的喘不过气来,在贫困的边缘苦苦挣扎,但从他们的眼里,朱声强同志看到了对未来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带着脱贫攻坚任务而来的从此心里便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74,他第一次来到贫困户王家里,也是村上分配包抓贫困户。王某面庞红润眼神坚定,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他们促膝长谈,静静地听他讲他家的故事。命运视乎很爱和他开玩笑:他一家五口人,父亲患有冠心病母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均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只能从事部分工作,目前在县城餐馆当服务员,上初三的儿子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每天都需要定时服药,每月均需要去市上检查。为了照顾父母儿子,他放弃了外出打工,每天在县城打一些零工。听到这他对这位饱经风霜却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汉子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于是多方奔走,争取政策,帮助王某母亲和妻子办理了慢性病证。解决了一部分医疗费用,他建议王某利用打工空余时间发展养殖。那一段时间的周末,跑遍了附近的市场餐馆了解禽畜收购价格,托人四处打听新品种行情王某开始养殖后,他主动为其申请产业奖补,提前为其寻找销路今年王某仅养殖业就可增收9000余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朱声强同志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更要注重扶志和扶智。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在2017年7月担任第一书记后,积极参与竹园村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深入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协助村班子推行“党建+”系统思维为引领,推行“支部+道德银行+爱心超市”机制,评选“自强标兵带领村民深入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随着工作深入,接触到的贫困户越来越多,他们的遭遇,他们的勇敢,他们的坚强都深深的打动朱声强同志,使他有种发自内心冲动,想尽快帮助大家脱贫致富。2017以来,积极将村上情况向单位领导汇报,单位领导的努力下,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累计为村上协调解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各类资金200多万元,在项目策划、实施过程中他多次与镇、村协商,为项目选定出谋划策,项目落实过程中全程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施工质量目前,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今年10月王某家等35户也顺利脱贫。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朱声强同志先后被岚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授予2017年度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被中共岚皋县委评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现在,朱声强同志已然成为竹园村村民的主心骨,村民们不管征地拆迁房屋改造还是鸡毛蒜皮之类的邻里纠纷,大事小事都愿意找他处理,朱声强同志一视同仁,处事公道处理结果能让大家都满意。村民们逢人就说朱书记是个好人大家的事找他准没错。听到村民的话后,欣慰的说:一年多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竹园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将继续和村民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争取把咱们竹园村建设的更好,让村民们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