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915-5212034
检察服务中心:0915-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品牌工作 > 公益诉讼

“检察蓝”守护“革命红”寻访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 2021-12-27

红色七月,骄阳如火,一群身着蓝色检察制服的人民检察官行走在汉阴的山野田间,寻访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红色记忆。

缓步在汉阴县革命烈士陵园里,有一座红星闪闪的墓碑极其引人注目,那里长眠着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缔造者——开国少将何振亚将军。1935年12月汉阴籍爱国将领何振亚(时任陕西警备二旅三营九连副连长)发动兵变率部起义,与其他起义的爱国青年官兵汇合组成陕南游击纵队,1936年8月13日该纵队接受中共西北特支领导正式命名为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从此陕南人民有了自己的在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革命武装力量。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1000多名战士汉阴人约占三分之二以上,重要领导职务大多由汉阴籍人担任,其主要以陕南的汉阴、石泉、安康等地交界处秦岭山区为根据地,以汉阴为中心广泛活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游击斗争,打土豪分财物,镇压反革命,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发展和巩固了颚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汉阴苏区。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接红七十四师命令挥戈北上。此后,这支部队的将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汉阴籍指战员何振亚、沈启贤1955年被授予少将,杨弃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还有许多战士在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连姓名都不曾留下。

而今,狼烟烽火已熄,山河无恙、人民皆安。汉阴静静地坐落在秦巴山水间,宛若少女亭亭玉立,全然没有当年民不聊生、血雨腥风的痕迹。先烈默默的躺在山野田间,唯有墓碑碑文铭刻着曾经的金戈铁马、浴血牺牲,这是英雄在世间最后的留念,理应庄严肃穆,理应悉心守护。在开展“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中,汉阴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循着历史的印记,对全县散葬烈士墓进行实地走访,发现祁同志烈士墓、红军战士墓等五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不同程度存在墓池有裂缝破损,墓区内有杂草、部分硬化地面下沉破损,围栏有裂缝,墓区周边环境杂乱等管护不到位问题,未能保持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不便于人民群众前来瞻仰、悼念,不能充分发挥褒扬英烈、教育群众的重要作用。经该院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磋商,决定联合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专项活动,会签《关于开展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组成专项行动工作组,对辖区内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情况进行全面核查。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该院及时联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文广局、烈士墓所在地镇政府等相关负责人召开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专题会议,根据核查情况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及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和日常管理维护,不断健全管理工作规范,逐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清静的环境和氛围,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场所。

战争的硝烟虽已离我们远去,但英烈的精神永垂不朽。守护英烈荣光,传承革命精神,是新时代的需要,更是享受这盛世和平的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新时代检察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青春镶嵌在平凡与崇高的检察事业中,像无数革命先烈那样,把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当好公平正义守护者,以此来致敬先烈,缅怀英雄!(通讯员:刘丹 沈亚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