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 检察文苑

奋斗的青春永无悔

发布时间: 2020-12-18

  五月花海如潮,神州绚烂多彩,我们迎来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五四精神激励了一大批有志青年,用青春驱散旧中国的阴霾。100年后,为事业而不断努力的青年们,用“忠诚、干净、担当”传承着信仰、承载着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炼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每每看到我们国家愈发强大、经济实力愈发雄厚、国际地位愈发凸显,我心中不由得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忘不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不由得对那些为中华民族伟大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革命先烈肃然起敬。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艰苦创业的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更是我们实现青春梦想的时代。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热播剧《人民的名义》,我在《人民的名义》中学了一堂“忠诚、干净、担当”的党课。剧中陈岩石为大家上党课的情节,深深地触动着我。陈岩石是个历经战火硝烟、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老革命”,把背炸药包当成共产党员的“特权”,那是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可他为能拿到这个特权而骄傲终生!那样的老党员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呢?我觉得“忠诚、干净、担当”虽不足以全面地体现这位老党员的品格,但这位老党员却把这几个字展现地淋漓尽致。“忠诚”--对人民的忠诚让他选择了共产党员才有的特权,背起了炸药包;“干净”--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让他一生一心只为劳苦群众;“担当”--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即使退休也日夜为党和人民奔波操劳。虽说陈岩石老同志仅仅是荧幕中的一个人物,但这个人物的形象代表着群众对一名党员最美好的期待。这特殊党课,不仅仅在荧屏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每个人都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具有非凡的意义。 

  剧外,再来看看我们的现实工作和生活。工作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检察干警,平凡普通的我虽然不能像革命先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是我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积极工作,用自己的青春为检察事业作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添光彩。从剧中陈岩石老革命身上我看到,严以修身应该被列在第一位。内心强大,才能忠诚做事、干净做人,敢于担当。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无孔不入地侵入我们的内心,稍有不慎,就会被腐蚀、毒害。强大的内心才能让自己在纷杂的生活中谨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进入检察机关工作后,我知道了没有什么工作是一蹴而就的,尤其看到身边的同事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的工作,我更加意识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对检察事业无比热爱、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胜任这份工作。作为一名女检察干警,我也倍感自豪,身边有许多巾帼女检察官值得我学习。曾几何时,她们为了核实一个细小的证据,翻遍几尺高的卷宗,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为了取到一份关键证据,不辞辛劳,长途奔波前往异地调查取证;为了写好法律文书,常常挑灯夜战,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她们为了办好每一个案件,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辛勤耕耘,用炽热的爱,捍卫法律尊严。这些外表文静柔弱内心却坚定强大的女检察官们以“人民的名义”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检察答卷。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没有什么工作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什么工作是不经过一番艰苦奋斗就可以成功的,成功从来都是一次次磨砺后的洗礼和重生。“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生活中的困难从来不会打倒我们,真正能打倒我们的是脆弱的内心和懒散的惰性。只有经过不断磨砺和雕琢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也只有锲而不舍、积极进取不断克服困难才能进步成长。 

  青春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担当。新时代已向我们发出了新的挑战,献礼新时代,青春需早为。口言之,身必行之。让我们继续秉承五四精神,紧握梦想的利剑,披荆斩棘,在有限的青春时光里磨练心性、锻炼素能、增强本领,以强大的自我在青春岁月里砥砺奋进,担负起一名新时代青年检察干警的责任使命,坚定不移、勇往直前,为续写检察事业华丽篇章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彩! 

  尽得徐志摩先生描绘的诗意: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作者:富县人民检察院 曹文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