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 检察文苑

最是书香能致远

发布时间: 2020-12-18

  “执手书香,心满芬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马克思说过:与其用华丽的外表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我是一名检察官,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其实,说起读书真的是很惭愧。我成长在西部欠发达的山区小县城,90年代中期读的中学,那时南巡讲话后县城正在搞活经济,根本没有那么浓厚的读书氛围。整个初高中阶段,除了语文课本、《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外,我几乎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名著、一本小说。当时我最羡慕班上的两个女生,因为她们读了许多中外名著,课间常常一起交流讨论,我则只有在一旁静静聆听的份。我真正开始读书始于大学,1999年考入大学后,宿舍一位来自陕南的兄弟,父母都是高中老师,很重视阅读,他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文章也写的好,在他的影响和介绍下我开始了阅读。先后读了一些古人诗书,读了朱自清、郁达夫、汪曾祺等大家的散文,路遥、霍达、贾平凹、高健群、京夫等作家的小说,还当面聆听过陈忠实、肖云儒等名家讲座,获益匪浅。 

  通过读书,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也明白了以前诸多难以解读的答案。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最初,我觉得这句话是不是太定义性了,但后来,随着阅读的增加,我赞同了这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不仅有“黄金屋、颜如玉”,更多的是武装人类灵魂的东西。通过读书,可以让我穿越时空,与李白共同举杯,一邀明月;可以让我敬仰曹操的伟岸,领略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一腔豪情;也可以让我体会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可以让我懂得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为国为民;还可以让我为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惜别之情而感动。 

  “书籍改变不了世界,但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我虽然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但是,读书却真正地使我改变许多,也成就了我如今的事业。我一边读书,一边学习写作,略有小成,近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西部法制报》《西部散文选刊》《人民文艺家》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随笔200余篇,新闻稿件800余篇,30余篇(首)散文、诗歌在全国、省市获奖或被专辑收录,出版了散文集《灵魂的坚守》、诗歌散文合集《走过岁月》。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读书和写作了,闲暇之时,总爱拿一本书,轻躺在摇椅上,在阳光的沐浴下,悠闲地读着;也爱在繁忙之时,忙里偷闲,泡一杯清茶,于书香中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还爱到图书馆,选一本好书,轻轻地坐下,在书中进行一次心灵之旅。同时,我也特别喜欢买书,每每看到好的书就会买下来。在我家,随处都有书的身影,茶几上、饭桌旁、床头边,都会摆放着一两本书,书的无处不在,也为我家增添了几分书香的气息,买了新房子后还专门用一间屋子给我做了书房。不过妻子老是笑话我,买那么多书、做书房就是为了装门面,每当这时我总会振振有词地说:这么多书我总有一天我要看完的,而且这也是我留给儿子最宝贵的财富。 

  读书不光成就了我的工作,而且也是我教育儿子的法宝。阅读是最好的教育,阅读不仅能增长见识、提高成绩,良好的亲子阅读亦能增进家庭互动,使家庭氛围更加融洽。在我的耳濡目染下,儿子从小喜欢阅读,书香一直伴着他成长。我从三岁开始就教他背唐诗,陪着他看《幼儿画报》、绘本故事。上小学后,陪着他从简单的注音版图书开始阅读,培养习惯。六年来陪着他一起阅读了《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红楼梦》《资治通鉴》《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等70余本书。通过阅读,孩子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智慧、懂得了礼节,也更加自信阳光了。二年级时发表了首篇习作《春天的发现》,随后又发表《桔子的天空观后感》等30余文章;在“爱的行动”为主题的“移动杯”第十届全国少儿书信文化活动宝鸡赛区、全市环保征文中获奖。 

  读着书,你就是世间亮丽的风景;读着书,你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通过读书,可以看到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从而敢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书,可以观天地,可以察众生,可以见自己。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的先人读书可谓如饥似渴得紧,发愤忘食、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是古人热爱读书、勤奋读书的生动写照,都表现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愿望。在古代读书人受到高度尊敬,是中华文明崇尚读书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的文化特色。历经几千年的文化熏陶,读书已成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读书是一种练功,是收心去杂念的过程,要读书,就要凝神静思,致心一处。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人心灵深处的饥渴,是点亮世界的火种。生活需要仪式感,不妨从现在开始,每天固定时间放下手机,静心阅读。在暮春之夕,与爱人携手同行,共读《离骚》;在风雪之夜与朋友围炉而坐,佳茗一壶,读哲学,品诗文。一个月、半年、一年,最终遇见最好的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陇县人民检察院 陈英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